刘宝珺 (1931 年 9 月 13 日~ ),地质学家、沉积学家。天津市人。1953 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56 年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2 年任成都地质 矿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沉积动力学、岩相古地理、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学、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序地层与事件 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60年代, 他提出新的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编制方法,为国内很多部门采用;20 世纪 70 年代,他提出“沉积期后分异 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他发表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风暴岩 研究的先河;20 世纪 90 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我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 其理论、观点和方法被许多部门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
1989 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 年在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斯潘迪亚洛夫奖;2013 年在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上获 得中国沉积学成就奖。
研究生毕业后,刘宝珺留在北京地质学 院任教。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十三陵水库的 建设,水库和坝区第一张 1∶5000 的地质图 就是他带领两个助手填制的。1957 年,他被 下放到十三陵农村劳动锻炼,劳动结束后他 又带领学生到三峡地区实习。实习没结束他 就被召回学校,通知他因为“工作需要”, 将调离北京。组织上给了他 3 个单位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师范学院和成都地质学 院。刘宝珺知道,在反右斗争中“不积极”、 “同情右派”,也许才是调离北京的真正原因。 经过考虑,他选择了成都地质学院,妻子随 后也被调到另一个城市工作。
1958 年,他来到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 室,由研究、讲授火山岩和岩浆岩改为研究 沉积岩和古地理。20 世纪 50 年代,沉积岩 石学被认为是一门朴素的描述性的学科,还 很难讲出些道道来,其科学化、规范化有着 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工作和生活出现波折, 但不到而立之年的刘宝珺对事业的热爱和钻 研精神一如既往。
刘宝珺一边认真教学,一边潜心研究。 他的讲课受到学生好评,他的科研也结出硕 果。1961 年,他与曾允孚等合著的《沉积岩 石学》、《沉积相及古地理教程》、《沉积 岩研究方法》等相继问世,这是我国第一批 沉积学专著,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国内外 沉积岩最新研究成果,成为高等学校教材。 其中关于古地理分析方法、编图程序及规范 对以往的方法和原理做了重要修改,使之更 加科学、规范、完善,被地质、石油、煤田、 冶金等部门广泛采用。
正当刘宝珺埋头教学科研之际,政治气 候更加变幻不定。“只专不红”、“白专” 等大帽子落在了刘宝珺头上。 1966 年,“文革”爆发。刘宝珺由于在反右斗争中的消极表现和“走白专道路”、 “迫害工农学生”等莫须有罪名被关进牛棚, 成了“牛鬼蛇神”。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