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珺 (1931 年 9 月 13 日~ ),地质学家、沉积学家。天津市人。1953 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56 年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2 年任成都地质 矿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沉积动力学、岩相古地理、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学、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序地层与事件 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60年代, 他提出新的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编制方法,为国内很多部门采用;20 世纪 70 年代,他提出“沉积期后分异 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他发表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风暴岩 研究的先河;20 世纪 90 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我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 其理论、观点和方法被许多部门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
1989 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 年在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斯潘迪亚洛夫奖;2013 年在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上获 得中国沉积学成就奖。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到一个月,天津沦陷。 童年时期的刘宝珺亲身经历了日寇奴役下中国人艰难、屈辱的生活。
刘宝珺回忆,那些年没有不打仗的时候,物价涨得很快。 他的父亲毕业于南开大学,本是中学教员,但为了保持民 族气节,在家赋闲 8 年。所以家里生活很是艰难。更可怕 的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压抑。日本人统治时,想将天津变成 伪满洲国一样的地方。刘宝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日语, 学校里有穿着军装的日本教官,看学生哪儿不好,立马就 踹一脚,打一个耳光。
在学校里,日本教官规定,课堂上不准讲中国历史, 但老师们冒着被抓的危险,经常压低嗓门在课堂上讲民族英雄的故事,讲我国近代史中一桩桩丧权辱 国的事件,讲立志救国的道理。经历日本人 统治和社会大动荡,刘宝珺说,他在少年时 期,“中国”、“中国人”以及“国家”的 概念很强。“我那时候就想,等长大后一定 要出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
虽然世道艰险,但是充满书墨馨香的家 庭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 家庭的熏陶下,刘宝珺对文学、音乐、戏曲、 体育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组织了家庭 小乐队,经常演奏,自娱自乐。这些爱好伴 随了他一辈子,以致到了晚年,刘宝珺被尊 称为“才艺老人”。1947 年,刘宝珺进入天 津南开中学读高中。当时南开中学的学生思 想活跃,思想进步,有大批学生投奔解放区, 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3 年 的学习,对刘宝珺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拓宽了知识面、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 刘宝珺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一个强大中国的 决心。
1950 年秋,刘宝珺从南开中学毕业,一位已考入清华大学的高年级同学写信说:国 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地质人员去勘探找矿。于 是,刘宝珺放弃了校方保送他到燕京大学化 学系的推荐,以第一志愿考进了清华大学地 质系。1952 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地质系与 北京大学地质系等校联合组成北京地质学院。
1952 年,刘宝珺(左2)与清华大学地质系同学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