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珺 (1931 年 9 月 13 日~ ),地质学家、沉积学家。天津市人。1953 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56 年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2 年任成都地质 矿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沉积动力学、岩相古地理、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学、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序地层与事件 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60年代, 他提出新的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编制方法,为国内很多部门采用;20 世纪 70 年代,他提出“沉积期后分异 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他发表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风暴岩 研究的先河;20 世纪 90 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我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 其理论、观点和方法被许多部门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
1989 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 年在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斯潘迪亚洛夫奖;2013 年在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上获 得中国沉积学成就奖。
1951 年,矿床学家宋叔和在甘肃白银厂 发现了铜矿,急需勘探人才。1953 年夏,作 为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毕业生,刘宝珺主动申 请去大西北。学校批准了他的要求,分配他 去甘肃白银厂地质部 641 地质队。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宣布分配方 案后,刘宝珺甚至打消了回天津与家人告别 的念头,与好友万子益直奔茫茫戈壁滩上的 白银厂。当时,由北京到天津,乘坐火车只 要两个小时。
地质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连 水都是苦的,喝了这种苦水,会经常拉肚子。 好在有宋叔和为榜样。在宋先生的指导下,刘宝珺逐渐学会了从野外考察到室内分析 的技能,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他的才干 很快得到认可,被任命为白银厂折腰山矿 区区长。1954 年,他被评为队先进工作者。
1953 年,刘宝珺在甘肃白银厂
1955 年,刘宝珺结婚照
就在这一年,由于我国在学术上向苏 联学习,苏联来了很多专家,在北京地质 学院招收地质学研究生,但那年地质系没 有毕业生,只能从地质队招人。队上推荐刘 宝珺应试。他 6 门考试课程全部通过,开始 了为期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他后来回忆说: “当时的苏联专家拉尔钦科教授对我确有帮 助。不过,实事求是地讲,除了在甘肃地质 队时遇到的宋叔和先生,业务上对我帮助 最大的是 3 位中国老师 :冯景兰、池际尚 和王嘉荫。”
老师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深 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研究思路使刘宝珺受 益匪浅。在经历了研究生阶段严格的专业 训练、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正确的工 作方法之后,他认为自己才真正踏入了地 质学的门槛。
刘宝珺的毕业论文《甘肃白银厂黄铁矿 型铜矿床》,被答辩委员会一致评为优秀论 文。他撰写的论文《祁连山一带的细碧角斑 岩建造》,是我国首次从岩石学方面探讨细 碧角斑岩的论著,他所提出的火山喷发旋回和岩石命名原则,至今为人所用。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