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郭文魁——绘制寻宝地图的大师

郭文魁(1915 年 6 月 18 日~ 1999 年 9 月 16 日),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河南省安阳县人。1937 年毕 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 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调查,对我国众多矿种、矿床、矿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进行了 深入研究。对我国内生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做了精辟阐述,将我国金属成矿作用划分 为三大成矿域和三大成矿旋回。提出金属矿床的综合原生分带与矿化过程中氧、硫分压交替消长的新见解。 论证锡的地幔来源以及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成矿。阐明岩浆后期渗浸作用、注侵作用与热液矿脉之关系。他 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幅《中国有色金属成矿规律图(1∶300 万)》和《中国成矿规律图 (1∶100 万 )》。

曾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授予的“科技重 大贡献者”称号。

耄耋之年 壮心不已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几十年间,郭文魁成果频出。其实,这 些成果都是他没日没夜工作,挤时间做出来 的。由于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他白天大多是 在会议、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度过, 科研成了“业余爱好”,基本都在夜里和节 假日进行。常年的劳累和夜以继日的工作, 使他的高血压症不断加重,重度失眠,头痛 欲裂……但他始终坚持着。

“文革”开始后,郭文魁受到冲击。他 怎么也想不通,新中国成立后他这么努力地 工作,怎么就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了呢?他迷惑不解,忧心忡忡,在沉重的精 神压力下,严重的高血压引发心肌梗死。脱 离危险后,他最关心的是自己以后还能不能 再翻山越岭为国家找矿了。

接下来的遭遇可想而知。在关进“牛棚” 和下放农村劳动期间,能让他暂时躲避痛苦 的是半箱专业书籍,能让他暂时忘却烦恼的 是上山砍柴时悄悄观察地质现象。

痛苦的一页终于翻了过去。“文革”结 束后,郭文魁虽然年过花甲,病魔缠身,却 精神焕发地重新投入地质事业,照样和同事 们一起顶严寒冒酷暑爬山钻洞,夜以继日地 要夺回失去的时间。

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区域成矿研究上,将 智慧、思考和认识,与以往参与的一些研究 项目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详细划分了铁铜矿床的分布规律,并与常印佛、黄崇柯合著了 《我国主要类型铜矿成矿和分布的某些问 题》。他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解剖了构造岩 浆成矿作用的旋回性,指出磁铁矿形成在先, 黄铜矿形成在后,钨、钼、锡、铅、锌更晚 的总规律。

他总结了中国地质构造的发展,写出《中 国地质演变概况》,被收录于 1978 年第三届 东南亚地区地质矿产会议文集中。

在 1980 年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上,郭文 魁做了《中国东部成矿域与成矿期的基本特 征》学术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区域成矿有以 中朝地台为核心、不同矿产组合对称地向外 演变的趋势,并据此划分出东北、华北和华 南 3 个成矿省。每个成矿省所产金属矿不一 样:华南主要产铜、铅、钨、锡、铋、钼、锑、汞; 华北主要产铁、金刚石、金;东北主要产铜、 铅、锌、钨、锡、铅。这种转变应与地壳厚 度密切相关,他推定金属元素来源分别为壳 下和壳内。

1981 年在第一届全国区域地质与成矿会 议上,郭文魁提出“金属成矿的渗浸与注浸 作用”、“类花岗岩与金属成矿作用”,并 以西华山钨矿的金属矿化作用为例,解剖矿 床从岩浆到矿化的进程,阐明了从岩浆后期 粒间的浆液渗浸到水矿脉形成的金属矿化作 用过程,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兴趣。

1984 年,郭文魁先后参加了第 27 届国 际地质大会和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宣读了 有关山金和锡成矿作用的论文,指出金的丰 度对山金成矿有影响,但决定因素是热水溶 液的地球化学性质;关于锡的成矿作用,郭 文魁对经典理论提出质疑。那时,我国地质 界公认锡与壳源酸性岩有关。郭文魁集成他 多年收集的资料,指出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 或花岗斑岩含铬成分比较高,而铬是地幔岩的代表成分。这说明锡的来源是地幔而不是 地壳,应该是地壳变薄、裂开后,从地幔中 涌上来的岩浆产生了锡矿。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年逾古稀的郭文 魁还在努力工作,主持编绘了《中国内生金 属成矿图(1∶400 万)》,撰写了《中国内 生金属成矿导论》,从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容矿岩石、金属组合以及金属元素性状等综 合讨论了金属成矿的规律性,将中国金属成 矿作用划分为三大成矿域及三大成矿旋回。 这项研究成果获 1987 年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一 等奖。

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与校友合影(左起:孙殿卿、陈庆宣、叶连俊、郭文魁、杨敬之、涂光炽、刘东生)

1987 年,郭文魁与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地学部委员会的原昭通矿产测勘处同仁合影(左起:谢学锦、董申保、卢衍豪、郭文魁、顾功叙、贾福海)

1994 年2 月,郭文魁(左)与夫人张卿云(右)结婚60 周年(钻石婚)纪念时合影 

在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同时,郭文 魁还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把平生所学传 授给新一代地质工作者。他翘首盼望地质学 后继有人、后来居上。1986 年在庆祝地质研 究所建所 30 周年庆祝会上,他赋诗一首表达 了对地质事业英才辈出的喜悦之情:

回首坎坷三十年,喜看矿研迅发展。

硕果累累日翻新,英才代代青于蓝。

耄耋之年,郭文魁仍未停止对地质事业 的追求。他壮心不已,每天伏案工作,阅读 中外最新地质资料;还设想写回忆录,把自 己在地质科研上的经验留给后人。他自勉道: 宇宙无限,学无止境,脚踏实地,探索真理。 1995 年他写诗抒怀:

高山深谷任我行,酷暑严冬仍从容。

探索自然平生志,地质找矿未尝停。

直观旁证务求实,去伪存真辨益明。

耄耋雄心论成矿,拳拳报国系晚晴。

1999 年,郭文魁院士去世。他的学生 陈毓川院士在纪念文章中写道:“虽然他已 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他的品德和学 术上的真知灼见永留人世,留在我们的心目 中……郭文魁先生的道德、文章,皆称楷模。”

48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