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郭文魁——绘制寻宝地图的大师

郭文魁(1915 年 6 月 18 日~ 1999 年 9 月 16 日),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河南省安阳县人。1937 年毕 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 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调查,对我国众多矿种、矿床、矿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进行了 深入研究。对我国内生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做了精辟阐述,将我国金属成矿作用划分 为三大成矿域和三大成矿旋回。提出金属矿床的综合原生分带与矿化过程中氧、硫分压交替消长的新见解。 论证锡的地幔来源以及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成矿。阐明岩浆后期渗浸作用、注侵作用与热液矿脉之关系。他 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幅《中国有色金属成矿规律图(1∶300 万)》和《中国成矿规律图 (1∶100 万 )》。

曾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授予的“科技重 大贡献者”称号。

西学中用 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1945 年春,郭文魁考取公费赴美进修。 在印度洋途中得到日本投降喜讯,他欢呼雀 跃,恨不得马上回到祖国与父老乡亲一起狂 欢庆祝……

初到美国,郭文魁进入联邦地质调查所 金属矿产部实习,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系 参加铜铁矿床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后来又 到亚利桑那州进修地质矿产测量。

正准备回国时,他得到矿产测勘处通知, 为配合长江三峡筑坝设计,派他去丹佛美国 垦务局学习坝基工程地质,并学习混凝土岩 石学与土壤力学。这次学习让他思路大开, 深刻认识到水与基岩、土壤的相互作用,不 仅可判别坝基的可行性,还可应用于流体成 矿方面。

1946 年,郭文魁在美国进修(留学)时留影 

1947 年 9 月,郭文魁回到祖国。恰逢湖 南资兴—东江要修建大坝,郭文魁新学到的 知识,马上有了用武之地。他前去调查坝址 情况,经过半个月勘察,指出坝基是在花岗 岩上边,坝址良好,但在河的一岸有个断层, 建坝时要注意防固。郭文魁的水坝地质报告 对东江水坝的建设立下功勋。

1947 年,郭文魁任矿产测勘处工程师, 到华南各地进行野外地质矿产调查。这期间, 郭文魁与杨博泉首次发现硬石膏层并提出了 它对油气的屏蔽作用——硬石膏的出现范围 预示着油气的到达位置,因此它对研究区的 油气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他们还发现 了灌县马豆子铜矿并讨论了其冷水交代成 因;指出了四川缓背斜和穹窿区的石油远景 和广西右江上新统邕宁系的产油层。

 

48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