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袁道先—— 让中国岩溶走向世界

袁道先(1933 年 8 月 24 日~ ),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浙江省诸暨县人。1952 年毕业 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前所长。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20 世纪 80 年代建成岩溶水文地质实验场,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总结中国区 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对比。总结了中国开放系统和半开放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 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趵突泉的补给途径。研究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以石笋信息研究全 球变化,提出岩溶动力学。代表作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和《碳循环与岩溶 地质环境》、《现代岩溶学》等。

曾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 会主席奖等奖项。

心怀民生: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在理论探索的同时,袁道先始终没有 忘记地质工作者的职责——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岩溶区普遍比较贫困,地少、缺水是造 成百姓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贫困与岩溶区 脆弱的生态环境如影随形,形成可怕的恶性 循环。岩溶山区石漠化和岩溶地下水污染, 更使当地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老百姓“一 碗泥巴一碗饭”的生存现状,深深刺痛了袁 道先的心,“石山地区贫困问题一天不解决, 就是岩溶工作者一天没有尽到责任。”他深 刻反省着自己的工作。他一方面将自己的学 术理论运用于扶贫实践,另一方面通过院士 身份替百姓向政府进言。

针对岩溶石山地区日趋严重的石漠化 “病情”,袁道先开出良方:石漠化治理应 因地制宜,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他与几个植物学家合作,让岩溶区农民在石 缝中种植金银花、连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 避免水土流失加剧,同时也保证了农民的经 济效益。重庆南川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广西 平果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都是石漠化治理成功的典范。同时,他还和中国科学院 6 位院 士行程 6000 千米,赴西南贫困山区考察,归 来之后,他们一道上书国务院,提出关于西 南岩溶山区科技脱贫的建议。在袁道先等院 士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 合治理”被纳入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并 在“十三五”规划中继续进行,国家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0 年6 月,袁道先在桂林洞穴中考察采样

1994 年,袁道先(右3)在贵州岩溶贫困地区考察时,向科技部的工作人员介绍石漠化问题

 

1996 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 Dr.JohnMoore(右)在北京授予袁道先(左)主席奖

1998年11月,袁道先在中俄边界考察塌岸情况 

 

岩溶洼地是岩溶地区一种常见的封闭状 凹陷地形。由于省去了挖掘工程,洼地成为 当地天然的垃圾填埋场。然而,洼地底部往 往有地下河流通过,而岩溶地区成土作用弱, 溶沟、溶槽和溶洞发育,垃圾中的有害物质 很快便通过这些“管道”向洼地底部的地下 河渗透并造成污染。“最典型的例子是重庆 市南山老龙洞,这里的地下河已经变成一条 真正意义上的下水道。”袁道先对此义愤填膺。 2007 年以他为首的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院 士联名建议中提交了《防止我国西南岩溶地 区地下河变成“下水道”的对策与建议》; 2009 年初,由他牵头承担的“西南岩溶石山 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整理出 阶段性成果。调查结果让人震惊:西南岩溶 区水环境问题呈现污染源多样化、污染由点 向面发展、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并存等特点, 岩溶区 3066 条地下河面临城市生活、工业以 及农业多重污染的挑战,正受到变为排污下 水道的实际威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南 岩溶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还在继续进行,调查 覆盖范围也在扩大,逐步掌握了区域的总体 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地 下水监测计划、地下河全面保护整治规划提 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袁道先还为开发岩溶区景观, 帮助中国南方喀斯特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提 供 了 理 论 支 撑。 通 过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UNESCO)资助的 4 个全球岩溶对比项目 和中国政府的支持,他曾经走访 40 多个国家, 经过对比揭示出中国岩溶有 4 个特色:大陆 地区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大幅度抬升; 亚洲季风气候“水热配套”,中国岩溶兼有 丰富多彩的地表地下岩溶形态;未受末次冰 期冰盖刨蚀,常能较好地保存历次岩溶发育 留下的形态。

在这“4 个特色”理论的指导下,由云 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 国南方喀斯特”,2007 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 年又增补 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 环江。申遗成功后,这些地方名声大噪,旅 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地方经济得以发展, 百姓腰包也慢慢鼓起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光环的背后,有袁道先的智慧,有 中国地质人的心血。 

6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