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先(1933 年 8 月 24 日~ ),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浙江省诸暨县人。1952 年毕业 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前所长。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20 世纪 80 年代建成岩溶水文地质实验场,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总结中国区 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对比。总结了中国开放系统和半开放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 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趵突泉的补给途径。研究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以石笋信息研究全 球变化,提出岩溶动力学。代表作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和《碳循环与岩溶 地质环境》、《现代岩溶学》等。
曾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 会主席奖等奖项。
1953 年 3 月袁道先调入地质部水文地质 局,正式开始地质事业生涯。从黄河到西藏, 从山东到云南、重庆,最后到广西,从最初 的地质勘查、钻探到水文地质调查,再到提 出岩溶动力学理论,他从初出茅庐的工程师, 一步步历练,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总工程师。
“基层的工作是艰苦的,同时也是有趣 的。”袁道先回忆年轻时艰苦的野外考察, 如此轻描淡写。1954 年初夏,刚刚完成黄 河中游坝址的勘查工作,他又迫不及待地申 请下一个任务。于是他又被派往黄河的另一 个水库坝址。初夏雨水多,帐篷里总是湿漉 漉的,可是他不以为意,躺下就睡。也是在 这个任务中,他第一次当上“领导”,被任 命为黄河中下游工程地质大队第一分队副队 长。听到这个消息,二十出头的他内心不免 忐忑,觉得自己资历不够。但他很快调整心 态,从实际工作中学习,群策群力,克服天气、 技术等困难,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伴随新中国迅速发展的地质事业,袁道 先这一代人快速成长,成为祖国地质事业的 中流砥柱。1958~1978 年的 20 年间,他先后 担任山东水文地质大队、云南水文地质大队 技术负责人;地质部南江大队、第六水文地 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在山东、云南、广西从 事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查研究工作中,他较多 地接触到岩溶问题,他在实践中思索,提出 了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 匀性的概念。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地下河 状态不清、水文地质勘探中出现比例很高的 干孔,成了困扰他多年的难题。“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为调查地下河的来龙去脉,他 冒着生命危险,摸索攀爬泥泞湿滑、蛇虫出没的洞壁,无数次地钻入幽深的山洞探险。
1978 年,袁道先调到地质矿产部岩溶 地质研究所任所长。20 多年的一线水文地 质勘查,正好有时间沉潜下来总结思考,进 行理论探索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中 国科学家有了与国外广泛交流的机会,他先 后与法国、美国、英国等岩溶研究专家取得 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桂林丫吉岩溶水文 地质试验场就是中法合作建成的一个岩溶水 文地质试验研究基地,这个基地为他的理论 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90 年代,袁道先 分别在多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 计划(IGCP)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先 后出访了 45 个国家,对多个国家的地质现 象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测试,带回大量岩 石标本和原始数据作进一步研究,系统总结 了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 对比,主编出版了《全球岩溶对比》(1998 年英文版,荷兰 VSP 出版)和《中国岩溶学》 (1991 年英文版,1993 年中文版),从全球角度阐明了中国岩溶的特色及其发育的 地球化学机理。
1988 年,袁道先(右4)陪同外国地质专家考察桂林丫吉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
对地学的偏爱,使袁道先不满足于地 质、地貌条件如何控制岩溶的描述,而希 望从自然界物质、能量转换运动的规律中 去探索岩溶形成机理。他继承了岩溶学研 究的地质地貌方法,通过水岩相互作用的 途经,并逐步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思 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钻研,他把地球 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提出岩溶动力学理 论。如今,这一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漠 化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全球气候变化 等方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