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谢家荣—— 中国地质事业的拓荒者

谢家荣(1897 年 8 月 19 日~ 1966 年 8 月 14 日),矿床学家、经济地质学家。字季骅(季华),上海 市人。1916 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0 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28 ~ 1930 年赴德 国和法国做访问学者,从事煤岩学与矿床学研究;1948 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大学地质系或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曾任矿产测勘处处长, 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计划处处长,地质部总工程师,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总工程师, 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任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书记(秘书长)、第 11 届 和第 23 届理事长。 

谢家荣献身地质事业 50 年,涉足于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矿相学、岩石学、煤岩学、矿床学、煤田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还在经济地质学、地球化学、陨石学、地文学、地貌学、古地理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 地震地质学、土壤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留学归来,为中国地质科学开拓奠基

发布时间:2017-12-3 阅读次数:

1917 年谢家荣被公派美国斯坦福大学地 质系深造。1919 年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 并于次年在该校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即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矿床学大意》, 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矿床学的理论与 实践,开我国矿床学研究的先河。

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甘肃海原(现属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 8.6 级大地震,地震 之烈为中国有史以来所罕见,也为世界上已 知的最大地震之一,当时世界上有 96 个地震 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环球大 震”,造成 23 万(一说 27 万)多人丧生。

从美国回来的谢家荣重入地质调查所, 随即同翁文灏、王烈等赴甘肃考察这次大 地震。随后,单独去玉门进行中国地质学 家最早的石油勘查活动。回来后,他先后 撰写了现代中国的第一篇地质地震考察报 告《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和第 一篇石油地质考察报告《甘肃玉门石油报 告》,后者依据地质情况和石油地质的学理, 指出玉门石油具有勘查开发前景。

1921 年 12 月,他还与袁复礼一起向翁 文灏建议,为加强国内地质工作者间的联 系,便于同外国地质学会进行学术交流, 应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由此,在中国科学 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国地质学会在 1922 年 2 月 3 日诞生。

 

1922 年7 月17 日,参加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陈馆列开幕典礼。一排:谢家荣(左3)、王竹泉(左4)、袁复礼(左5);二排坐者:葛利普(左1)、谭锡畴(左2)、章鸿钊(右2)、丁文江(右3); 三排坐者中为黎元洪;站立者二排:周赞衡(右3)、邢端(右4)(张尔平提供照片) 

1923 年,谢家荣所著中国第一部煤地 质学专著《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 系统地论述了煤之成因与分类,煤之地质, 采煤、选煤及炼焦方法,中国煤矿说略与 世界煤矿之储量、产额、运销等情形。同 年在《科学》第 8 卷第 8 期发表《中国陨 石之研究》,对甘肃省导河县(今临夏县) 陨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了显微镜研究, 开中国现代陨石学研究的先河。

192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地质 学(上编)》——中国第一部普通地质学 教科书,丁文江为该书作序,称谢家荣“又 好读书,能文章,所以他做的这一部教科 书”,“不能不算是教科书中的创著了”。

1923~1925 年的 3 年中,谢家荣每年 都与刘季辰或赵亚曾同行,进行湖北全省 的地质调查,涉及煤、铁、铜、石膏等多 种矿床,发表了多篇调查报告,他所命名 的大冶石灰岩沿用至今。1925 年他与同学 叶良辅合著的《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 质构造及地文史》对长江三峡的成因和鄂 西地文期有独创的见解,明确提出长江三 峡的形成,首先由于河流的袭夺,而后是 复幼深切的论断,并倡议建立鄂西期准平 面、山原期壮年地面和峡谷期的 3 个著名地 文期,是我国地貌学和地文学的名著和奠基 作之一。

1928 年,谢家荣以研究员身份到德国 和法国进行为期两年的中国煤的显微镜研究 (煤岩学)工作。该项工作当时无论在中国 还是国外都没有任何研究者接触过。除煤的 显微镜研究外,他还提出进行中国某些铜矿 的显微镜研究(矿相学),这两个学科德国 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煤岩学是新兴学科,当时只有不到 10 年 的历史。所有人的研究都是在常光下进行的。 谢家荣将偏光显微镜引入煤岩学研究,先后 发表了《四川石炭之显微镜研究》、《煤岩学 之研究新方法》和《北票煤之煤岩学初步研 究》等,获得了国际煤岩学早期研究者们的 赞誉。奠定了其作为中国煤岩学先驱和世界 煤岩学先驱之一的地位,在德国期间和回国 后所做中国铜矿的显微镜研究,则是中国矿 相学的发端。谢家荣所拍摄的中国铜矿的精 美显微镜照片被史奈德洪收入他的《矿石显 微镜》教科书中,被兰姆多尔收入他的名著 《金属矿物及其连生》中。

从德国回来,谢家荣担任了新建的地质 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继续做煤岩学 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诸如《国 产煤之显微镜研究》、《华煤中之植物组织 及其在地质上之意义》等,使中国煤岩学的 研究占据了国际煤岩学的前列。世界煤岩学 的先驱人物,如法国的迪帕克、美国的特纳、 英国的赛勒、德国的高腾等纷纷来信索要和 盛赞他的煤岩学论文。

1930 年,地质调查所成立土壤研究室。 谢家荣与常隆庆一起进行了中国的第一次土 壤调查,1931 年发表了中国学者的第一篇 系统的土壤学论文《土壤分类及土壤调查》, 与常隆庆一起发表了中国第一篇土壤调查报 告《河北省三河平谷蓟县土壤约测报告》。

1933 年,谢家荣调查长江中下游铁矿

1935年中国矿业学会会议期间,翁文灏(右 5)、谢家荣(右6)、朱焕文(左1)、王恒升(左2)等合影于兵马司胡同9号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前

1936 年,谢家荣(中)与夫人吴镜侬(左)、长子谢学锦(右)在无锡太湖畔 

3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