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民(1900 年 2 月 2 日~ 1969 年 2 月 18 日),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21 年毕业 于清华学堂。1924 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1927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46 年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采矿系系主任。曾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 副所长、所长,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成岩成矿研究室主任。《地质评论》编辑主任,《地质学报》 编委会主任、主编。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
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特别是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及成矿理论有深入研究,擅长矿 物微量化学分析鉴定。20 世纪 30 ~ 40 年代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开发和东川铜矿的地质研究颇多建树。晚年倡 导沿一定层位找矿的思维,即近代成矿理论中的层控矿床理论,取得了明显效果。代表作有《某些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和方法的初步经验》、 《碳酸盐岩中的碳硅石》、《矿床成因与找矿》、《中国铜矿的分布情况及勘探方向》等。
从 1930 年到 1946 年的十多年时间里, 孟宪民的足迹踏遍南北各地,其中,三下云 南,成为他地质人生中一段重彩华章。云南 地质矿产专家邓玉书曾这样评论:“由地质 调查,进而到应用地质,正确地开发个旧锡 矿的前辈中,首推孟宪民教授和他领导下的 同事们。”
云南个旧是我国著名的“锡都”,自明 代已开始对锡矿进行土法采炼。至 20 世纪 30 年代,它已经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有色金 属基地。虽然中外学者络绎不绝前往考察, 但在矿床成因、找矿预测等方面一直没有重 大突破。
1914 年,中国地质学先驱丁文江考察云 南地质,在个旧矿区调查了将近两个月,对 矿区地质与锡矿采、洗、炼等方面的调查曾 有不小的收获,但这项调查未能继续。1934 年秋,时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特派孟宪民偕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陈恺前往云南 调查个旧锡矿,希望有所突破。
彼时地调条件差、任务紧,孟宪民、陈 恺及云南大学矿冶系何塘等克服重重困难, 测绘了个旧主要矿区 1∶10000 地形地质图和 外围地区 1∶50000 地质图,并对区域地质和 矿区地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正是根据他 的建议,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决定在个旧进行 现代化的矿山建设。
孟宪民非常看重成矿区的基础地质研 究。他发现,矿区碳酸盐岩建造(个旧灰岩) 的层位夹于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与瑞蒂克 - 里阿斯期(T3-J1)的火把冲煤系之间,确定 其为三叠纪产物,后进一步鉴定为中三叠世 拉丁尼克期。他们发表的《云南个旧锡矿地 质述略》是关于个旧锡矿最早的系统性的地 质研究成果。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济部资源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昌照与中央研究院地质 研究所所长李四光商洽,请孟宪民再去个旧 锡矿,任锡矿勘探队队长。后勘探队改为工 程处,孟宪民为主任,为个旧锡矿的探、采、 运做了大量工作。孟宪民负责开展包括湾子 街、耗子庙、老银厂、黄茅山等矿区在内的 老厂矿区勘探工作,这是当时个旧最大的土 法开采矿区,产锡量占个旧锡矿总产量一半 以上。
勘探队首要目标是进行老矿硐测量,摸 清地下矿脉分布情况。不仅工作量大,且有 一定危险。勘探队队员必须天天在井下工作, 出硐后还要计算和绘图。在孟宪民带领下, 十多人的团队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老厂 矿区 1∶2000 矿硐平面图和剖面图绘制,为 正确选定竖井位置和制订开采计划提供了主 要依据。
通过测绘工作,孟宪民提出了在老厂背 阴山冲地面设计开凿一对直径分别为 3.8 米 和 3.1 米、深度为 200 米左右的“双子”竖井采矿方案,同时在井下设计正规巷道及石 门,以改变土法探矿、采矿和运矿的落后局 面,实现运矿机械化。1939 年,竖井开采 深度达 208 米,随后转而在 200 米处开拓水 平巷道,以此做为主要运矿巷道。
尽管孟宪民提出的“双子”竖井方案曾 遭到很多人反对,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 方案在个旧锡矿开发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 献。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得益于这对竖井, 云南锡业公司终于生产出大量锡矿。时任经 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认为,这 是个奇迹。
如今看来,两个竖井完全没有压在矿体 之上,而且从井底开拓的平巷恰恰位于隐伏 花岗岩矿化最强烈的深度。在当时既无钻探 又无物探资料的情况下,能做到如此精准不 得不令人称奇。而且这一人工开凿的工程质 量非常过硬,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它仍 是国营云南锡业公司原生矿最主要的探采 井巷。
1942 年,在对锡矿和铅锌矿勘探基础 上,孟宪民带领新成立的云南昆明地质调 查组又把目光转向东川等地的铜矿。东川 矿区地形险恶,调查组克服千难万险,翻 山越岭,从 1942 年冬到 1945 年春,先后 完成 1∶50000 东川地区地形地质图、落雪 - 因民矿区和汤丹矿区 1∶5000 和 1∶10000 地 形地质图以及中英文对照说明书。这些地 形地质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东川铜矿开展勘 探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1947 年,孟宪民(后排左7)和杨遵仪(前排左4)、冯景兰(后排左9)、张席(后排左8)等教授带清华大学地学系学生在开滦煤矿实习时合影
1948 年,孟宪民在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时,与地学系教授在清华园书馆前合影(左起:杨遵仪、冯景兰、孙云铸、苏良赫、叶企荪、袁复礼、高平、张席、徐仁、孟宪民、王炳章)
在此期间,孟宪民与邓玉书、舒全安 等将东川的浅变质岩系确定为前震旦系昆 阳群,并划分出昆阳群中与铜矿床有关的 3 个岩组,即因民紫色层、落雪灰岩和桃 【孟宪民—— 香花石上刻下他的名字】 园板岩。这些地层划分至今仍为矿区地质工 作者沿用。他还阐明了围岩性质与含矿的关 系,为新中国成立后找铜、铅锌矿提供了极 为宝贵的线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地质探矿工作只有深入工作实际才能体会 客观的情况,那几年的野外工作(个旧、东川) 使我对矿床学有了比书本上更深入的了解。” 还是在那次黄山花岗岩产状讨论会上,孟宪 民做题为《地质学需要联系实际联系野外》 报告时,这样评价自己三进云南的考察经历。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