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民(1900 年 2 月 2 日~ 1969 年 2 月 18 日),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21 年毕业 于清华学堂。1924 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1927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46 年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采矿系系主任。曾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 副所长、所长,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成岩成矿研究室主任。《地质评论》编辑主任,《地质学报》 编委会主任、主编。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
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特别是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及成矿理论有深入研究,擅长矿 物微量化学分析鉴定。20 世纪 30 ~ 40 年代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开发和东川铜矿的地质研究颇多建树。晚年倡 导沿一定层位找矿的思维,即近代成矿理论中的层控矿床理论,取得了明显效果。代表作有《某些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和方法的初步经验》、 《碳酸盐岩中的碳硅石》、《矿床成因与找矿》、《中国铜矿的分布情况及勘探方向》等。
孟宪民,字应鳌,1900 年2 月2 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一个职员家庭。幼年就读家乡私塾, 成绩优异。1918 年,他考入北平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 高等科。1922 年,受公费资助,远涉重洋,赴美留学,就 读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孟宪民仅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全部地质课程,1924 年 提前毕业,得到在蒙大拿州虎城铅锌矿实习的机会。期间 他下井采样,兼搞化验,做过各种矿山地质实践工作。 1926 年夏天,他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班深造,师从 世界矿床学大师林格仑研究矿床成因。
在当时的中国,受过如此优良地质教育的人,凤毛麟角。 归国后不久,正逢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李四光教授受中央研 究院院长蔡元培之托,筹建该院地质研究所。28 岁的孟宪 民随即被李四光“看中”,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员。他成为当时寥寥无几的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之一。
1923 年,孟宪民留学美国期间留影
1932 年,他和同事在所长李四光的率领下,到湖南、 广西等地对南岭山脉调查,其中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地质 研究影响深远。1935 年,孟宪民完成《湖南临武香花岭锡 矿地质》论文,在地质界引起很大反响,该成果不仅对香 花岭主岭地区地层构造和锡矿区火成岩进行了较全面的论 述,而且对矿区的热变质与气成作用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 深入的成因分析。“这项成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及我国发现第一 个新矿物——香花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资 料基础。至今仍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宋学信说。
孟宪民与搭档张更等还合作完成了另一 篇力作——《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矿物的沉积 次序》,这是关于中国矿床成因研究的最早 的重要文献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成果,无一不是 建立在实地考察、风餐露宿的基础上。然而, 刚迈入地质学的门槛时,一介书生,爬山并 不是强项。
1927 年初冬,他第一次在南京紫金山观 察地质时,和一位朋友一同爬山。“当时那 位会计朋友爬山能力比我高明得多。我落在 他的后面很远。我弄得很窘,汗流如雨,气 喘似牛。但不上山,怎样交代我是一位地质 人员?”
孟宪民不甘示弱,一定要登上紫金山山顶。 紫金山并不算高,也谈不上险峻,但孟宪民还 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山顶。及至下山与朋友一道返回时,城门都已经关闭了。不得已, 只能绕道至下关,在旅社住了一夜。
“这件事给我打击不小,我有点泄气, 因为我作为一位地质人员体质太差,连做地 质工作的起码条件都没有。”紫金山一幕, 给刚踏入地质门槛的孟宪民上了课堂上不曾 学到的一章。从那以后,他苦练爬山,后来 不仅掌握了爬山要领,身体素质也提高了。
“这使我相信,只要有毅力,经过努力, 许多事还是可以办得到。学习地质最重要的 一点是联系实际、联系野外。要做到这点, 首先就是要能够爬山走路。”1965 年,孟宪 民在安徽黄山花岗岩产状讨论会上,还不忘 年轻时的这段经历。
孟宪民院士的一生,也确实像在登山。 他始终以坚忍不拔的勇气,以矫健有力的步 伐,攀登一座座地质大山。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