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纪舜(1935 年 2 月 6 日~ ),构造地质学家。陕西省华阴市人。195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副主席。
确认中国东南部为加里东褶皱带,发现滇西为印支褶皱带、南海原为前寒武系地块;在中国大地构造图 上率先详细标绘了中国境内的板块缝合带,从全球动力学观点发展了多旋回构造理论;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壳 - 上地幔的立交桥式结构及其动力学背景;指出东亚显生宙构造演化主要体现为冈瓦纳大陆裂解,亚洲大陆增生, 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形成。代表作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中国东部及邻区大 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 万)》及其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 《国际亚洲地质图(1∶500 万)》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2006 年10 月,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庆50 周年,任纪舜(右)与俄罗斯全俄地质研究所所长奥雷格=彼得洛夫博士(左)“携手共进”
一个人成功自有其成功的理由,一个人 失败也必有其失败的原因。任纪舜作为黄汲 清的弟子,有学者称其是多旋回学派后辈中 的集大成者,与他合作多年的俄罗斯友人亲 切地称他为“Our Guru”(我们的大师)。 在外人眼中堪称成功人士,但他自己似乎并 不这样认为,因为他把成功锁定在了更高的 层次和目标上。
“瞄准不等于射中,跟踪难企及超越” 是任纪舜数十年科研生涯的深刻体会和真切感受。
回顾自己 60 年的科研工作,跑了不少野 外,写了不少文章;提出的观点与见解似乎 也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20 世纪 60 年代的 论点至今还在被正面引用。但他却常常自问: “有多少作品称得上是大作,是经典?”黄 汲清先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写出了《中 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这一鸿篇巨制;李春 昱先生曾连续 25 个月未回家,奋战在川西高 原。何等精神!何等气派!也许正是这种精 神、这种豪气使中国地质科学在新中国成立 前整体科学落后的情况下大放异彩,令世界 地质科学界刮目相看;当时仅 100 多人的中 央地质调查所 1949 年后竟出了 48 位院士。 反思过去,不是气馁,更不是消沉,而是鞭 策与自励。任纪舜一直在反思:“阿尔冈, 一个欧洲学者,竟然写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亚洲大地构造》。作为生于斯、长于斯 的中国学者,独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我们是否应对此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出更强 的声音?”
20 世纪 50~60 年代,黄汲清曾多次谈到, 他极想写一部集中国地质之大成的《中国地质学》,很遗憾,始终未能如愿。任纪舜在 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实践中,也多次萌生想建 立中国乃至亚洲大地构造比较完整的科学体 系,力图在新资料、新理论基础上,实现对 中国构造研究新的概括和突破。IGMA5000 的成功编制,不仅使任纪舜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处于 亚洲核心部位的中国大陆,不仅是亚洲,也 是全球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最为复杂的地区。 “现行的大地构造理论是否能确切解释中国 的大地构造?”这一疑问一次次地在他的脑 海中浮现、徘徊。套用模式,跟踪前沿,追 捧热点,显然不是他的工作作风,更不是他 的治学理念。他手里没有解读中国地质构造 的“圣经”,也没有打开阐明亚洲地质演化 的钥匙,但他有学而不倦、不懈求索的精神。 “学习是自我发展的永恒根基。”人们早就 注意到,从年轻时起,凡是听学术报告,任 纪舜必定坐在前排。报告者不论是造诣很高 的长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后生,他都全神贯注, 认真记录,虚心提问。每听一次报告或讲座 必有收获,因为他总能把报告中的信息与他 脑子储存的问题挂上钩。参加学术活动如此, 读文献看资料亦如是。尽管他读过的文章无 数,但凡能引起他兴趣的,他几乎都能记住, 也许对作者很生疏,只要读过其作品,他就 能说出作者的名字,道出文章的关节点。因 此,有学生说:“任老师的大脑就像一张世 界地质图,什么都能查到。”专心致志、心 无旁骛是他最可取之处,一旦进入工作、学 习状态,外面世界的喧嚣、嘈杂毫无例外地 都被他屏蔽掉了。的确,具有如此视野、如 此心境的人能不为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 力奋进吗?
目标不是仅靠担当和责任感能实现的, 但机会总是垂青有毅力、有准备的人。鉴 于 IGMA5000 的 成 功,2012 年 CGMW 布 里斯班会议,建议任纪舜团队在 IGMA5000 的基础上,剖析东亚和南亚大地构造,为 ITMA5000(1∶500 万国际亚洲构造图)做 准备。中国地质调查局亦于 2015 年设立了 新项目“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 在此项目中,他首先把方位定格在大陆和大 洋的形成、转化等理论问题上。实际上,早 在 1980 年出版的《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一书中,他就将大陆与大洋的相互关系作为 了他研究大地构造的核心问题之一。《地质 论评》2015 年第 5 期《寻找消失的大陆》一 文进一步反映了他的思考与指向。他认为: “大陆既有增生也有破坏,单纯的大陆增生 论是不正确的”;“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 仅要在各地质时代的造山带中寻找消失的大 洋,而且要在各时期的海洋中寻找消失的大 陆,只有恢复真实的海陆分布,才能更准确 地进行古构造 - 古地理再造,还原各地史 时期大地构造的真实面目。”目前,他在 IGMA5000建立的国内外合作平台的基础上, 不仅联合了中国地调局系统区域构造的精英 团队和相关研究机构以及大学的专家学者, 组成“联合舰队”为攻克这一课题而努力, 而且组织和启用了一批后起之秀。这些“70 后”、“80 后”的年轻人或许稚嫩,缺少历 练,但他们是可造之才,是“诚为本,勤为先” 科研文化的传承者,是值得期盼和信赖的一 代。他相信,青出于蓝会胜于蓝,相信“江 山代有才人出”。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