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任纪舜——求索之路

任纪舜(1935 年 2 月 6 日~ ),构造地质学家。陕西省华阴市人。195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副主席。

确认中国东南部为加里东褶皱带,发现滇西为印支褶皱带、南海原为前寒武系地块;在中国大地构造图 上率先详细标绘了中国境内的板块缝合带,从全球动力学观点发展了多旋回构造理论;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壳 - 上地幔的立交桥式结构及其动力学背景;指出东亚显生宙构造演化主要体现为冈瓦纳大陆裂解,亚洲大陆增生, 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形成。代表作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中国东部及邻区大 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 万)》及其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 《国际亚洲地质图(1∶500 万)》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感悟成长 笃定前行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任纪舜的少年时代是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中度过的。地图上“形似饿蚕”的日本正在 吞食我们祖国这片鲜活的“桑叶”的宣传画,在他幼小的 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奋发 图强的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口号,而是他 前进的动力;《毕业歌》中的“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 天是社会的栋梁”,更使他领悟到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1954 年秋,任纪舜(后排左4)与西北大学垒球队同学合影 

1955 年任纪舜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怀抱着“要在 西部有所发现”的梦想,立志在祖国大西北为寻找石油而 跋涉,但一纸调令却让他从西北的石油普查现场来到了北 京的地质部普查委员会。不知是因缘,还是机遇,不久他 即成了黄汲清先生的助手和学生。从此,他们的师生情缘 像一副无缝连接的画卷,一直延续到 1995 年恩师仙逝。

40 年漫长岁月的密切接触,无论从精神层面抑或从专 业角度,对他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先生的“不要迷 信权威,不要迷信专家,也不要迷信我黄汲清”的箴言, 使他一启航就有了明确的信念——要学会走自己的路。当 然,前提是事实优先,抓住关键,即先生“打蛇要打七寸” 的教诲。

野外调查既是青年地质工作者的实践课,也是必修的 基本功。1956 年夏,任纪舜有幸随地质大师谢家荣、前寒 武系专家王曰伦赴广西、贵州等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实地考察石油天然气地质;1957 年夏,在老师 黄汲清亲自指导下于南岭区测队进行区域地 质填图等多“兵种”训练;1958 年夏,随大 地构造学家张文佑、陈国达陪同苏联专家柯 西金等赴湘粤赣闽进行野外考察。先后 3 年 的实践,使他实地领略了前辈们的工作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睹了他们的工作方法: 腿到眼到手到心到。边走边看边画边记录, 野外跑一趟,沿途的地质地貌尽收眼底,全 融于心,随即活生生地呈现在图上。任纪舜 不仅注意他们如何观察、如何记录,而且思 考着,他们为什么这么画?他们如何在看似 繁杂纷纭的表象中梳理出所见事物的脉络和 真相?他深知,他后来的野外功夫以及解析 地质现象的能力之所以被同行所肯定,所赞 许,是与他起步时众多大师们全方位、多学 科的指导和熏陶分不开的。

20 世纪 50 年代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时代,也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政治挂帅、 又红又专是青年们真诚的追求与向往;向科 学进军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任纪舜是时代 的幸运儿,他既是科学巨匠黄汲清的助手, 又是地质研究所党总支(当时还无党委)委 员中唯一的一位技术干部,是领导层看中的 一株好苗。为了一个单纯的目标——又红又 专,他努力学习马列理论和哲学书刊,恩格 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哲学笔记》、 毛泽东的《矛盾论》及《实践论》,他都如 饥似渴地学习着、实践着。与此同时,还孜 孜不倦地研读着李四光的地质力学,陈国达 的地台活化及张文佑、张伯声、沙茨基、别 洛乌索夫、哈因等中外名家的著作。1959 年 国庆 10 周年时,他是地质科学院唯一一位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仕途似乎在向他 招手。但是,也许是父亲的“不做官论”在 他的潜意识里起了作用,也许是从根儿上说, 他不是一个热衷于政坛的人,他热爱的是地 质,是广袤的大地和山川。因此,即使在他政治上“最红”、光环最亮的时候,他仍把 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上,在努力追寻与探索。

6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