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胡海涛——一腔赤诚 心系水工环

胡海涛(1923 年 10 月 21 日~ 1998 年 10 月 31 日),工程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四川省自贡市人。 1946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矿产勘探 总局辽河工程地质队队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工程师、地质部三峡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地质 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地质部环境地质中心研究员、 总工程师等职。

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勘查,对我国重大工程选址、地壳稳定性评价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环境地质和灾 害地质研究的先驱者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负责三峡工程坝区、坝段、比选工程地质勘查,提出《长江三 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推荐三斗坪坝址为三峡工程设计坝址。参与撰写《长江三峡工程地质地震论证报告》。60 年代中期,主持青藏铁路选线及站场供水的水文工程地质调查,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 年代初, 负责广东核电站规划选址的区域稳定性研究。90 年代,主持并参与黄河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证研究。继承发展了李四光的“安全岛” 学术思想,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地下水网络”学说。

1997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

三大功绩著称地质界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胡海涛参与了我国多个重大工程的选 线、选址和选坝工作。从长江三峡到黄河小 浪底,从东北的辽河到西南的雅砻江、澜沧 江、大渡河……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 水。在上述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峡工 程、青藏铁路和大亚湾核电站。

从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宏伟构想,到 毛泽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 峡出平湖”的豪迈诗篇,三峡工程是中国人 的世纪之梦。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的筹 划逐步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1958 年,胡海涛收拾行囊,出任地质部三峡工程 地质队副总工程师,主持三峡坝区、坝段比 较选择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他率领 2000 多 名地质队员,在没有先进设备、没有前人经 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摸索前进。条件艰苦更 是可想而知,基本都是肩挑手提、风餐露宿。 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巨浪把船掀翻,胡海涛 掉进水里,幸被及时救起,否则后果不堪设 想。在对三峡工程 2 个坝区、15 个坝段进行 了详细的勘查研究后,他带领的团队提出《长 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阶段工程地质 勘查报告》,否定了岩溶发育的南津关坝区, 推荐了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的三斗坪坝址为设 计坝址。这一勘查结果的选择,在 20 年后的 1979 年廊坊正式选坝会议上得到与会专家们 的认同和肯定。这一选址结果的科学性,更 为大江截流、船闸开挖的成功得到验证。与 此同时,他还对三峡坝区地壳稳定性与水库 诱发地震以及新滩滑坡的形成机制等重大地 质问题都做出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并在三 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蜡石滑坡整治前期可行 性论证中,提出了独特的整治和评价意见, 受到国家科委表彰。

1974~1976 年,胡海涛任地质力学所研 究室主任期间,主持了青藏铁路沿线(格尔 木—安多)的水文地质工程调查,对沿线冻 土的水文特性和地质作用进行了详细调查研 究,提出了选线意见和站场供水的水源地, 为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规划选线提供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依据。青藏高原空气稀 薄缺氧,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当时,由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构造地质等专业组合而成 的考察队,偶尔同跑一条路线,由于分工不同和侧重点的差异,更多的时候是三三两两 各走一线。1975 年 6 月 22 日,工作组从海拔 2800 米的格尔木适应站搬到 3800 米的三岔河, 组员为眼前独特的地质现象深深吸引,认真 观察和记录。52 岁的胡海涛和地质力学所的 易明初研究员走在一起,边走边看各式各样 的构造形迹。不知不觉间,穿过了野牛沟中 冰冷刺骨的昆仑河急流。高原天黑得晚,看 到太阳落山,一抬腕看表,已是晚上 9 点多了。 虽然离驻地很远,但高原的特殊环境迫使他 们必须返回。时间很紧,于是,他们手持木 棍和铁锤,以防豺狼和黑熊侵犯,借着微茫 的夜色踏上归程。为了给自己壮胆,两人边 走边唱《勘探队之歌》。冒险再一次艰难穿 过急流险滩。忽见几束电筒亮光闪过,“胡 海涛”、“易明初”的叫声由远及近穿过夜空。等回到驻地,已是第二天凌晨 3 点了。

1981~1983 年,胡海涛从事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及规划选址。这 是广东省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他任项目课 题组组长兼广东“核电办”顾问。他利用“安 全岛”理论,从介质结构、构造部位和建造 单元、地震活动、水热活动、物理地质作用 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分析, 提供了安全稳定的下大坑厂址,为我国首次 进行核电站选址的工程地质勘查研究开创了 成功先例。

 

1986 年,胡海涛(右1)在湖南娄底煤矿讨论矿山地下水问题时与专家组同志座谈

1991 年10 月,胡海涛(右)与香港大学赵焯芬(左)在中国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讨论会上

1988 年,胡海涛在工作室观察岩石标本 

1994 年,中国工程院成立,这是全国工 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胡海涛作为地矿部推荐的第一人选,当之无 愧地入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也是工程 地质专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一人。

62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