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张宗祜——一生一世黄土情

张宗祜(1926 年 2 月 19 日~ 2014 年 2 月 19 日),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河北省满城县人。 1948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1 年 9 月~ 1955 年 2 月,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学习, 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师、 室主任、总工程师、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张宗祜的一生为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中国黄土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事业发展作出 了杰出贡献。编制了《1∶50 万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和《黄土高原地区粗泥沙来源分布图》,编著了《中 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中国黄土类土显微结构的研究》和《中 国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持完成了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的《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华人民共和 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1∶250 万)》、《亚洲水文地质图(1∶800 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地下水 资源》、《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等一批重大成果,解决了不同时期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曾被授予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第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工程 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 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0 余项。

水土养命:方舟一叶济苍生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傍晚,来了一次强余震。大地轰隆隆 响着,绞车房猛烈晃动起来,站着的人都栽 倒在地。我当时在外面,我的心突然乱跳, 趴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大坝要垮了,绞 车房要塌了!可是怕人的事情没有发生。大 坝在,小屋也在,小屋里还传出战友的号子。” 纪实文学《唐山大地震》中,记录了守护陡 河水库的一位战士的经历。

在这场大地震中,各色建筑设施几乎被 瞬间夷平,而距震中仅几十千米的陡河水库 大坝却无大碍。令人称奇的是,这个“震不垮” 的大坝,是在原本被认作施工禁区的地方建 起来的。而它的基础勘探工程,正是由张宗 祜主持完成的。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自北向南流经唐山 入海的陡河,每年汛期都会洪水肆虐,威胁 唐山电厂和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河 床下有淤泥软土,承载力太低”,“地下石 灰岩地层发育有许多溶洞,有严重渗漏问题”。 多次的专家论证会都认为陡河地质条件太复 杂,不适合建坝。多年未消的建坝争议声中, 刚从苏联留学回来不久的张宗祜被派到了陡 河,负责工程的地质勘查任务。这位年轻的 工程地质专家,没日没夜地在陡河流域的淤 泥层上调查,终于搞清了淤泥层的分布、产状、 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创造性地提 出了处理淤泥、改善它的承载强度的技术措 施。于是,一道坚固的大坝在众多专家认为 不适宜施工的地方拔地而起,并且在唐山大 地震中经受了考验。时至今日,唐山市 300 多万市民依旧承接着陡河水库的滋养恩惠。

水土养命。水与土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长期的水文地质研究中,张宗祜深刻地认 识到,区域环境治理,就围绕着“水”与“土” 两个字做文章。

1972 年,河北平原遇上了持续干旱,农田灌溉严重缺水,而无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 又导致地下水水位急速下降,近 8 万平方千 米的黑龙港地区漏斗开始形成。张宗祜领衔 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武汉水电学院等 各路精英,组织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 开展了一场“华北找水大会战”,对河北平 原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发展、地 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以及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与开发等问题形 成了新的认识。

1976 年开始,张宗祜又率领北方 17 个 省(市)的地质队,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 理开发利用”,为解决“冀京津豫鲁北地区 的大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科学评 价及其合理利用量”的重大难题作出了重要 贡献。

作为首席科学家,张宗祜带领团队完成 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是 我国数十年水文地质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延 续,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地下完成了坝址地质条件评价分析。

2002 年,张宗祜(左5)在宁夏野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工作 

“不拘泥于现成格局,不满足于已有水 平,不盲从国外经验,不喜欢夸夸其谈。” 水文所研究员殷正宙用 4 个“不”,对张宗 祜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5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