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张宗祜——一生一世黄土情

张宗祜(1926 年 2 月 19 日~ 2014 年 2 月 19 日),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河北省满城县人。 1948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1 年 9 月~ 1955 年 2 月,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学习, 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师、 室主任、总工程师、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张宗祜的一生为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中国黄土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事业发展作出 了杰出贡献。编制了《1∶50 万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和《黄土高原地区粗泥沙来源分布图》,编著了《中 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中国黄土类土显微结构的研究》和《中 国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持完成了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的《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华人民共和 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1∶250 万)》、《亚洲水文地质图(1∶800 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地下水 资源》、《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等一批重大成果,解决了不同时期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曾被授予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第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工程 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 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0 余项。

情定黄土:风尘仆仆两鬓霜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1951 年,张宗祜被中央选派为第一批 赴苏学习的留学生。在导师的建议下,他 选择了黄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写出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他只身一人深入中亚 地区调查,从莫斯科乘火车转搭卡车,跑 遍了苏联的黄土区,还进入了哈斯克斯坦 荒漠中的“饥饿大草原”,在草原深处简 陋的小木屋里住下,开展黄土地质调查。

从此,黄土成了他生命中解不开的一 世情缘。

1958 年,甘肃省规划了一条自甘肃南 部引洮河水至甘肃东部的大型引水工程, 渠道长度近 1000 千米,主要是想解决陇东 地区的缺水问题,以增加甘肃的粮食产量。

张宗祜领衔的地科院水文所黄土研究 组,负责引水工程通过黄土高原地段的黄 土工程地质研究。从宁夏固原到甘肃庆阳 土桥的一段,交通非常不便,曲折蜿蜒的 小路狭窄异常,几头毛驴是他们唯一的依 靠。在一次行进途中,毛驴不慎从山坡滚 到坡下,驮的东西洒落了一地。天色已黑, 起伏绵延的黄土梁和纵横的沟壑茫茫一 片,他们根本找不到住宿的村落。最后, 他们只得走一路高声呼喊老乡,以求得到 回音。许久,才在绝望中听到了远处有狗 叫的声音,他们立即奔向那里。一位老乡 把他们引进了窑洞,总算有了过夜之处。 第二天当阳光照射在那枯黄贫瘠的土地和 纵横交错、深达一二百米的沟壑时,黄土 高原的贫困景象,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老乡们告诉他,这里终年只能靠雨季汇集 起来的一点雨水维持生命,每亩 庄稼一年 只有几十斤 的收成。“我看到的情景是黄 土高原最贫困地区的缩影,还有广大的黄 土地区人民多年来生活在贫困线上。作为 地质工作者,我想我必须做点什么。”当 天晚上,张宗祜眼含热泪,在笔记本上写 下了这样几行字。他知道,此生注定是无 法离开黄土了,他决心为改善这里的生存 条件,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这片黄土地。

就在那年冬天,在宁夏固原的黄土梁顶 上,张宗祜带领黄土组的成员,开始了被看 作是世界级难题的黄土渗透性研究。雪花 纷飞、寒风刺骨,在一个个 2 平方米的土坑 内,张宗祜仔细观察着水在黄土层中的渗透 速度,用冻僵的手记录数据。战胜了西北高 寒地区的种种困难,张宗祜在宁夏固原以东 的黄土梁顶上进行了多次黄土层的渗透性试 验,取得了国内最早一批有关黄土渗透性的 资料。

1960 年,张宗祜再次选择甘肃定西的厚 层黄土作为大型野外试验场。在方圆几十千 米内荒无人烟的黄土梁顶上,他们搭起帐篷, 开始了昼夜不间断的连续注水入渗试验。77 天奋战下来,他们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并由此揭示出一个重要规律:水流在厚层黄 土中的长期入渗过程中,黄土的渗透性将随 入渗时间的延长和入渗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 着渗透系数。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黄土渗透性规律,突 破了传统水文地质学和水力学的固有认知。 可惜的是,由于总体规划的不合理以及相继而来的几年人为和自然灾害,引洮工程中途 夭折了。这成为张宗祜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 一个遗憾。

不过,尽管工程停止了,但张宗祜研究 黄土的脚步再也没有停下来。除了因“文革” 被迫中断 10 年外,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求 索在黄土地上。他闭上眼睛都能想起来黄土 地的每一条沟壑,他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 样熟悉它们。他主编绘制的《中国黄土类土 工程地质图》、《中国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 等,成为我国在黄土高原上进行建设必不可 少的宝典。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系列重 大水利、交通项目都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成功 实施。

1990 年,张宗祜(右2)和比利时专家讨论黄土高原工作计划

1996 年,张宗祜(左2)在陕西黄土高原洛川塬野外工作

1996 年,张宗祜(左1)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野外工作 

长久以来,世界各国专家多将中国黄土 的成因归纳为“风成”。但在长期野外勘测 和研究中,张宗祜却对“风吹起西部沙漠细 土降落后形成黄土”的理解提出质疑。2002 年,76 岁的他冒险驱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 漠,在干涸的塔里木河旁的一处沙丘底部, 发现了一层类似黏土的白硬土层——湖相沉 积物!这是大自然留下的证据。“十几万年 的沙漠怎么可能形成 200 万年的黄土高原? ‘儿子’怎么可能比‘老子’岁数大?”在 大胆质疑了前人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黄土 “多成因学说”:中国的黄土是由多种地质 营力作用堆积并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经过 黄土化以后形成的。

到了古稀之年,张宗祜依然保持着每年 都要上黄土高原的习惯。“每当我来到黄土 高原野外工作,都感到有些新的认识。看似 均一的黄土高原,从地貌、地形的发育特 点、发育历史以及第四纪地层学上的特征、 古环境演化过程等方面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 地质信息,有待地质工作者去揭示它、认识 它。”2006 年,80 岁的张宗祜这样说。

“他从外面回来,永远是一身黄土。” 回忆起张宗祜,老伴唐汝俭的脸上写满岁月洗礼后的从容。“生老大时他不在,生老二 时他还不在。我跟他过了一辈子,他跟黄土 过了一辈子,我们全家人都习惯了。”在张 宗祜的影响下,原本从事文艺工作的老伴成 了水文所的一名职工,两个女儿也先后走上 了地质工作的岗位。

5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