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朱 夏——诗意地栖居在油田煤海

朱 夏(1920 年 9 月 10 日~ 1990 年 11 月 25 日),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上海市人。1940 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49 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攻读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1980 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石油地质研究室主任、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上 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等职。

1955 年参加新疆和青海石油普查,发现马海油田,参加大庆油田会战,是新中国石油地质普查的开拓者 之一,含油气盆地理论研究的开创人。40 余年来,坚持参加石油地质调查,对我国各主要沉积盆地和地区的 石油地质情况、资源前景都进行过认真探讨,对油气盆地的大地构造特征与演化提出了许多新看法,如“变 格运动”、两个时代及两种运动机制的盆地及其叠加作用等,并撰写了许多重要的论著,对指导我国油气田 的找矿工作、对一些油气田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代表作有《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等。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驱车远塞沙风劲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朱夏真正走到野外,开始他风餐露宿的 地质勘探生涯,是 1949 年自瑞士回国以后。

“东望朦胧天已晓,沧波为我催征棹。”

那一年,他在《蝶恋花·红海舟中寄彭君》 中写下这样的一句,豪迈的词句中,可以读 出他对新中国的憧憬,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大规模的 经济建设需要丰富的矿产资源做后盾,国家 对地质事业十分重视。朱夏自远方归来,他戴着一顶“洋博士”的高帽子,却丝毫没有“洋 博士”的架子。豪爽务实的他,迫不及待地 加入了新中国建设的大军中。他一路勘探, 一路吟唱,踏上了翻山越岭的地质探索之路, 开始了东征西战的生活。

1949 年 8 月,浙江省地质调查所在杭州 葛岭山庄成立。朱夏回国后来到该所任职。 同年 11 月,他又被派往诸暨磺山勘探锰矿, 接着去浙江省余杭县南乡调查重晶石矿。

朱夏为浙江的地质工作走上正轨殚精竭 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51 年,华东 工业部汪道涵部长集中华东地区地质力量筹 建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地质调查机构,朱 夏被委任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地质处副 处长,后来又被调往地质部地矿司主管煤田 勘探。这段时期,朱夏在地质前辈的指引下 和自己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收获颇丰。他为 配合山东金矿、马鞍山铁矿的勘探和大别山 铁矿的调查,译著有《矿物原料概论》和《中 国的金》;为探索某些工作方法背后的理论 问题,他还参与编译了《煤地质学的理论问 题》《古勃金院士与石油地质学》等书籍。 其中,作为我国第一本关于金矿的著作,《中 国的金》首次提出了“从世界金矿史的发展 过程中找出我们自己国内金矿的特殊性”的 论断。那时候,朱夏就认识到,黄金是国家 经济建设的重要利器之一。

回顾那段与诸位地质学家埋头搞研究的 日子,朱夏的感受是“如坐春风”。他在《追 悼季骅先生》一文中回忆道:“有时为了一 词一句,谢先生会登楼来到我的斗室,纵横 议论,直到深夜。”虽身处陋室,粗茶淡饭, 但这些“问字新篇墨渖(沈)香”的日夜, 对朱夏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1955 年,地质部开展全国石油普查,朱 夏主动请缨,到大西北开展野外工作。“在 克拉玛依的黑油池畔,在乌尔禾的风城里, 在乌伦古河的蚊雷声中,在黄草湖沙漠的通 宵旅途上,两位前辈(谢家荣与黄汲清)同 我和一些更年轻的同志一直在无拘束地、热 烈地讨论乃至争辩种种地质问题。一股清新 的、自由的、宽松的学术气息浸润了三代地 质学家。”自古文人笔下那个苍凉的西北大 漠,在朱夏的心中竟成了学术沃土、调研圣 地,他对地质研究的热爱以及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热忱,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样豪情逸致的工作态度带领下,朱 夏终有所获。他率领全队地质工作者,完成 了准噶尔盆地的石油地质普查任务,指出盆 地西北和东北部均有良好油气远景,为新中 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到青海石油大队进行 柴达木盆地的全面油气普查,并于 1957 年首 先在冷湖浅钻中喷出油流,不久又钻出了马 海与盐湖构造的天然气,同时还开拓了藏北 伦坡拉盆地的工作。在找油的同时,朱夏还 率领部分地质工作者穿越昆仑山、可可西里 山和唐古拉山到藏北工作,对石油以外的金 属、非金属矿产做普查。

“日月山西草未苏,落霞明处觅征途。 ‘铁鞋’不拭天山雪,再踏寒沙入冷湖。” 他用诗歌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墨龙破地挟雷霆,黑雨俄垂五色璎。 好化穷荒成沃壤,不须天外乞甘霖。”他用 诗歌抒发了钻孔见油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对朱夏而言,地质调查和赋诗作词是生 命中不可或缺的两片天空,看似不相干的两 个领域,在他的生命中早已相辅相成。无论 地质研究取得突破之时,还是毫无进展愁眉 苦脸之际,他都会借诗抒情,表露心迹。

初战告捷后的朱夏越发意气风发,接着 又转战松辽盆地,为油田勘探、扩大成果、 评价油区(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期间, 他还担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地 质部地质研究所石油研究室主任,完成了《中 国含油气远景预测图(1∶300 万)》和论文《关 于预测我国含油气性的几个基本问题》,这 些成果总结了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石油普查 工作的经验。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朱夏开始沉淀,开 始思索。他总结了自己长期的石油地质普查 勘探的实践经验,用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对含 油气盆地的产生、演化及其油气的关系进行 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大地构 造性质和演化的新观点,1965 年发表了《我 国中新生界含油气盆地的大地构造特征及有 关问题》,提出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体制 和一个盆地的整体包含有两种体制等问题。 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论证,他提出新的世代 的盆地,是变格运动的结果,并进一步将盆 地区分为若干原型,认为原型是“比较油气 形成条件的依据”。他指出寻找油气应考察 油气的全貌,要利用历史的、动态的、系统 的观点去探索盆地与油气的关系,由此进一 步提出了 3T(构造环境)-4S(地质作用)-4M (油气响应)的系统分析程式,这一分析程 式涵盖了盆地的地史、热史、成烃史的全过 程。这一理论不仅对指导油气勘查有重要作 用,也是对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发育演化历史 的重大突破。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朱夏将板块理论引 入地质学研究中。他翻译了《 板块构造的岩 石证据与历史实例》和《动力地球学》,对 板块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这一时期,他共翻译了 9 篇板块构造的 论文,在发表时的跋语中,他吸收了板块理 论的新观点、新概念,运用于中国大陆边缘 构造演化和盆地研究,并指出这一理论“由 洋及陆”,“由今溯古”发展中不应盲目地 追求“统一”。朱夏在《试论古全球构造与 古生代油气盆地》(1983)等论文中,对威 尔逊旋回的广泛应用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古 板块”的“标志”有多样性和多解性;古陆 块间的洋壳曾以“手风琴”的方式消长;其 消亡是非对称性的。

1986 年,朱夏(右2)与同事及学生一起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1983 年,朱夏(左5)在准噶尔盆地地西缘乌尔禾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1987 年,朱夏(左1)陪同地矿部部长孙大光(右2)视察东海油气勘查钻井平台 

20 世纪 80 年代,他提出了“多旋回地 球动力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1990 年 4 月他在地矿部无锡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的《活 动论构造历史观》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活 动论”的科学内涵。认为活动论不能简单 地理解为空间位置的移动,而是全球的各 种物质运动和转化、能量交流及产生形式和 机制的有机联系,且各种物质的运动都是在 变化之中既有阶段性,也有继承性,又有新 的变化。

“驱车远塞何言苦,沙风劲烈助我行。” 朱夏就这样伴着诗墨豪情,在西北荒漠、松 辽盆地,直至祖国的各大山川原野,度过了 他地质生涯中最为奔波劳累的几十年。

 

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