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李廷栋——不知疲倦的脚步

李廷栋(1930 年 10 月 7 日~ ),地质学家、区域地质学家、地质制图学家。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原 栾城县)人。1953 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 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现任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等职。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主持或参加了大兴安岭北部、四川西部、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等地 区地质调查研究,完善或重新厘定了这些地区的地层系统、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特 征和亚洲岩浆岩发育规律,提出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和机制。主持编制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集、亚欧地质 图等。主持完成了南极岩石圈构造及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代表作有《亚洲地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 和机制》等。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14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生死大兴安岭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86 岁的李廷栋院士,与地质已经打了 66 年的交道。

他出生于 1930 年。1950 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52 年转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一年后,由于国家需要, 他在大三时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地质部工作。

李廷栋可谓一帆风顺。短短几年中,他的工作从专家工 作室、地质矿产司、远景计划司,又调到办公厅给刘景范副 部长当业务秘书。但对他来说,山野才是他内心深处的呼唤。 他多次找到办公厅主任,说:“我要去找矿,我要跑野外!”

1957 年 6 月,他的“野外”申请得到批准,作为中苏合 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项目中的一名地质科技骨干,27岁的李廷栋走进大兴安岭的莽莽群山。

大兴安岭是孕育许多典型地质现象的地 带,至 20 世纪 50 年代,还是地质工作的空 白区。考察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黑龙江流域 地质、地理、水利、林业、农业等进行综合 科考,为大兴安岭“补上地质课”。

那时的大兴安岭荒无人烟,巍巍高山, 莽莽森林,没有公路,没有铁路,交通极为 不便,还有草地、沼泽和激流,真是举步维艰。

李廷栋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一个 分队五六个人、七八匹马,不仅要带工作所 需的物品和食物,还要带帐篷,因为每天都 要搬家,清晨 7 点多起来,整理行李,上马, 进行地质观察、采集标本等地质工作,天黑 前找个草地扎营搭帐篷,点起篝火烤受潮的 膝盖,晚上在烛光下整理笔记和标本。由于 天天都浸泡在雨水、露水、河水和汗水中, 到了晚上,不仅要烤火去除湿气,还要喝点 白酒驱除体内的寒气,以前滴酒不沾的李廷 栋,慢慢学会了喝酒。

就这样,他们在深山里一待就是好几个 月,每个人都胡子老长、衣服脏破不堪,等10 月走出大兴安岭时,老百姓们都打趣地说: “劳改队下山了。”可那时,李廷栋和同事 都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地质 队员。

每每回忆起在大兴安岭考察的日子,李 廷栋都会想到 4 位同事——他们永远地长眠 于那片土地上了。

“大兴安岭的河流没有桥,每次过河都 只能骑马凫水过去。一次,大家像平常一样 骑马过河,意外发生了:一位地质队员在离 岸还有 2~3 米的时候忽然下马,只见‘唰’ 地一下,他就被急流卷出我们的视线。在下 游 10 多千米外发现时,他已经遇难了。后来 分析,他当时正背着电台,水性又好,可能 是看快到岸了,嫌马凫水太慢,想自己趟过去。 另一次悲剧是在队员们骑马过一个河沟时, 一位队员在马跳起时竟被挤碎了睾丸,不治而亡。其他两位,一位死于车祸,一位死于失足。”

目睹同事的死亡比亲身经历危险更让人 震撼。4 年失去 4 位同事,对李廷栋冲击很大, 闷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 “他们牺牲了,我还在。把我们的科研任务 完成好,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

4 年的野外生活浸满艰辛,乃至要把生死 置之度外,李廷栋与同事终于填补了大兴安 岭北部 1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地质工作空白区, 获得了一系列珍贵的地质认识:在大兴安岭 北部首次发现前震旦系、热河动物群和得尔 布干大断裂,建立了地层系统,总结了地质 构造继承性、新生性及迁移性演化规律,等等。

他永远记得项目结束时那个秋天的傍晚, 点点秋雨洒落,中方队员与苏联专家一起在 黑龙江边联欢,围坐在篝火旁,畅谈着此次 地质工作的成果,耳畔《祖国进行曲》、《莫 斯科郊外的晚上》随风飘荡…… 

1976 年9 月,李廷栋(右2)在澳大利亚参加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举行的第25 届国际地质大会后,与地质部副部长许杰(左3)率领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其他成员在堪培拉合影

1984 年8 月,李廷栋(右)与法国科研中心主任弗利雅克教授在西藏堆龙德庆县进行地质考察

61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