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陈毓川——“生在伟大时代是我的幸运”

陈毓川(1934 年 12 月 7 日~ ),矿床地质学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9 年毕业于苏联乌克兰顿涅茨克 工业学院地质勘探系。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矿产部地 矿司副司长、司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局长等职。

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勘查工作。在锡、钨、铁、铜、金等矿床, 桂北、宁芜、南岭、阿尔泰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研究领域和矿产勘查工 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自 1983 年起,在任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司长和部总工程师期间,对推动地 质找矿、黄金储量较大幅度增长以及低品位金的堆浸提取技术的推广等起了重要作用。出版专著 20 部,在国 内外发表论文 80 余篇。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3 等奖 1 项。1986 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科学技术专家”,1997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2004 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 年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 称号。

在红与黑之间嬗变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冷子”在磨炼中成长。

1965 年,陈毓川在江西东乡枫林矿区配 合铜矿会战,很好地解决了勘探工作中存在 的一些重大地质问题,如含钨铁帽、成矿的 控矿条件等问题,陈毓川与同事们在国内外 首次提出并验证了钨在硫化矿床氧化带中的 地球化学行为及含钨铁帽的成因,由此确定 了一种铜钨共生的新的矿床类型。年底,由 于研究队取得显著成绩,其成果在京进行了 展示。

1966 年 7 月底,陈毓川被迫中断对江西 东乡枫林铜矿的进一步研究回到北京。当他 快步走向自己在地科院三层的办公室,刚上 三层,他一下子愣了——迎面墙上及走廊两 侧贴满了批判自己的大字报,办公室门上还 贴了副对联,说他是“小赫魯晓夫”。

一夜之间,风云骤变。红色典型成了黑 样板,红色接班人成了修正主义分子。陈毓 川的头脑里一片模糊。之后,批斗、抄家、 管制、去五七干校劳动接踵而至,“野心家”、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等 帽子相继砸来。这样混乱的日子持续了 5 年, 直到1971年7月地科院革委会为落实中央“抓 革命,促生产”号召,才把发配至外地劳动 的陈毓川召回北京搞科研。回想起那段日子, 他更多的是惋惜:“浪费了整整 5 年啊!” 而这,正是他 32 岁到 37 岁科研的黄金季节。

1972~1976 年,作为建议人之一,陈毓 川担任了地质矿床所、华东地质研究所联合 研究队队长,与副队长李文达一起组织、 领导了由 17 个单位、近 200 人参与的“文 化大革命”期间唯一的地质领域科技攻关项 目——“华东(宁芜)火山岩地区铁、铜矿 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研究”,研究并提出“宁 芜玢岩铁矿成矿理想模式”,即宁芜地区分 布在各地段的矿床主要与大王山旋回的岩浆 喷发、侵入活动有关,它们在成因上均受本 火山旋回的岩浆活动所控制,分布上具有一 定的时空规律,构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成矿模 式。这也是国内外第一个区域成矿模式。更 重要的是,自此之后,我国区域成矿模式的 研究工作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指导区域找矿 的一盏明灯。

1974 年 8 月,在陈毓川等人的建议组织 下,全国火山矿床会议在昆明召开。会上, 宁芜地区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引起了各方面 的关注。一时间,全国各省(区、市)地勘 单位来宁芜地区参观考察连绵不断,掀起了 地质界的“火山热”。1978 年,项目小组编 写的《宁芜玢岩铁矿》一书在 1982 年获得第 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1982 年, 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74 年 9 月底,陈毓川突然接到地科院 通知,要他立即回北京参加国庆活动,作为 地质系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 9 月 30 日晚的国宴和 10 月 1 日的游园活动。地质系 统出席国宴的只有两人。他心底暗叹:历史 就是这样捉弄人,8 年之后,“黑样板”又 变成“红”的了。

 

1988 年9 月,陈毓川(前)在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考察及检查工作 

67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