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川(1934 年 12 月 7 日~ ),矿床地质学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9 年毕业于苏联乌克兰顿涅茨克 工业学院地质勘探系。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矿产部地 矿司副司长、司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局长等职。
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勘查工作。在锡、钨、铁、铜、金等矿床, 桂北、宁芜、南岭、阿尔泰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研究领域和矿产勘查工 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自 1983 年起,在任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司长和部总工程师期间,对推动地 质找矿、黄金储量较大幅度增长以及低品位金的堆浸提取技术的推广等起了重要作用。出版专著 20 部,在国 内外发表论文 80 余篇。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3 等奖 1 项。1986 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科学技术专家”,1997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2004 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 年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 称号。
“地质工作及地质队伍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今,几经沉浮的地勘行业正面对着新一期的萎缩,国家应 给予高度关注。”
几次见到陈毓川院士,他都在为“更好地推进地质找矿工作”鼓与呼。作为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原地质矿产部总工 程师,作为在新中国时代风云中坚强成长的一名老地质,他深 切地体会到地质工作的繁荣取决于国家的需求,也取决于国家 领导层对地质事业的高度关注。他憧憬,他更相信,在国家强 有力的支持下,中国的地质找矿工作能再次迎来新的跨越。
对陈毓川来说,时光就是最好的老师,教会他在冷静思 考中总结过去,教会他循着社会发展的脉络设想必然。如今, 60 多年的激荡昂扬都已沉淀成温暖的回忆,而繁生于回忆上 的,则是他对现在和未来凝重的思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