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许志琴——让石头说话

许志琴(1941 年 8 月 13 日~ ),构造地质学家。生于上海市,祖籍重庆市。1964 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构造地质专业毕业,1987 年获法国构造地质博士学位后回国效力。199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 年当 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93 ~ 2001 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

曾任国际岩石圈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和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九届、 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 会委员。现任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 究分会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 300 余篇,SCI 论文 140 余篇, 出版专著 8 种。培养研究生 30 余名。

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曾获第二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奖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一项,以及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一等奖两项。

拼命事业——“如果有来世,我还干 地质”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人们说许志琴,那简直就是地质界的“拼命三娘”。

许志琴爬过多少山,涉过多少河?数不 清!陡峻的群山、湍急的河流、缺氧的高原 和人烟稀少的荒漠,到处都留下这位女科学 家风风火火的足迹。她工作过的地区有喜马 拉雅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可可 西里山、帕米尔山、横断山、秦岭—大别山、 天山、大兴安岭和塔里木盆地。她在美洲的 阿帕拉契山、科第勒拉山和安第斯山进行过 考察,也曾 9 次考察过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为了地质事业,几十年来她经历中有无数艰难险阻的故事。她遇到过突发的山洪, 在高寒且严重缺氧地区工作,遭遇过盗匪抢 劫,但是从没见她惧怕过什么。

人的肉体其实很脆弱。了解许志琴的人 知道,她满身疾病和伤痕:腰部动过大手术, 脊椎上装了 8 根钛合金钉子和 4 根横链,左 膝盖的半月板已经撕裂,还有脑血栓和高血 糖……然而,她从不向疾病低头。

1982 年中法喜马拉雅考察结束,许志琴因患病大出血,被人架上飞机;2002 年,她得了脑血栓,幸亏抢救及时,但刚一出院, 她马上出发去了青藏高原;2003 年中法东昆 仑 - 唐古拉山合作,许志琴当时是中方队长, 期间得了肺水肿,躺在担架上高烧一直不退, 却坚持考察,硬是命令队员把她抬向唐古拉 山。2015 年在西藏冈底斯带学生考察期间, 因为工作太投入,中午忘了吃饭,低血糖晕在山上,人事不知,抢救后第二天又上山 工作……学生们眼看着许老师带着病体拄着 拐棍四上高原、三上喜马拉雅,还登上 5400 米高的康金拉山,无不感动而深受教育。

对于许志琴,生活中没有节假日。有多 少周末是在野外或者实验室度过?数不清! 春节,她在科钻现场;劳动节,她在实验室; 端午节,她在写科学报告。半个世纪以来, 许志琴的生活节奏基本都打在事业的点上。

无论是恶劣的环境还是身体的疾病,许 志琴没有被打垮过,相反,在一次次的较量 中,许志琴用意志力战胜了所有的艰难困苦。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许志琴?她说:就是 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一个人,只要痴迷于所 从事的事业,就会不顾一切。“我喜欢地质, 为它奋斗,我愿意。”

人能够为自己从事的科学事业陶醉到什 么程度?许志琴也许是个模板。一个女人,不爱打扮,不爱逛商店,不爱游玩,却把自 己的一生与地质拴在一起。出生在上海,原 本清秀水灵的脸,被青藏高原的风吹蚀得又 红又黑。看到上千米的悬壁上的岩石所显现 的壮观构造景象,就能感觉到澎湃而出的造 山伟力,热血上涌,忘情地向学生感叹:“看! 石头告诉我们:山是如何造成的!”这是怎 样一种科学豪情?!

有很多人一辈子从事了很多的职业,却 说不清平生到底做了什么喜欢的事。但许志 琴不是,她的目标明确而单一,很早,就开 始执着于一个专业:地质。她说,“如果有 来生,我还干地质”。

许志琴对影响她事业和性格的两个人心 存感激。

一位是母亲。母亲性格倔强,虽没有什 么文化,却立志要培养女儿做个有学问的人。 许志琴是独生女,选择地质意味着远离家乡,离开母亲。中学毕业,当她将自己报考了北 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决定告诉母亲时,母亲 并没有阻拦,默默地选择了放手。

还有一位,就是她的法国博士导师。

1980 年,改革开放的机遇使许志琴成为 首批赴国外进修的科研人员,法国蒙贝利埃 大学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马托埃教授迎 接了她。

马托埃给许志琴以最大启迪的,不仅是 构造地质学知识,更多的是让她耳目一新的 治学方法、思维方式和严谨而不失幽默的工 作作风。“你要看懂石头在说什么”,他常 常这样教导学生们。1987 年,许志琴以优异 成绩获法国蒙贝利埃大学博士学位。在她回国前,导师马托埃亲自送她上飞机,临别, 他送许志琴一句话:搞地质关键是要有哲学 思维。

马托埃新的构造观及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的新方法,使许志琴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道 路上迈开了崭新的步伐。2009 年马托埃在工 作中倒下,许志琴的办公室至今挂着导师的 遗像。

许志琴说,作为地质科学家,最大的成 就,是能让石头说话,能听懂石头说的话。 在一次科普报告中,她用这样的句子作为自 己演讲的前言:

地球是星系中唯一载有生命的成员,

地球本身是无生命的,

但她是一个永动的、不可逆的活体。

因为组成它的形形色色的石头,

记载了地球形成以来最为复杂的活历 史。

倾听石头在述说些什么?

那么,我们就会慢慢地懂得:

什么是——生命地球。

2015 年9 月,在西藏朗县研究变形砾石

2016 年10 月,许志琴(二排右3)在川西马尔康培训野外队员,作剪切方向的集体示范

1997 年,许志琴在标本室观察大陆科学钻孔的宝贵岩心

2001 年8 月,许志琴(后排左4)在江苏东海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开工动员大会时与技术人员合影

2005 年4 月,许志琴(左3)带领科技人员进行超高压变质带的野外地质考察

 

 

 

 

64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