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肖序常—— 描绘最美的大地构造

肖序常(1929 年 10 月 12 日~ ),构造地质学家。贵州省安顺市人。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国际岩石圈委 员会喜马拉雅地区委员会(CC-1)副主席。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参与发现并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编著《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 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较早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建立了中国完 整的蛇绿岩剖面。提出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性,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 控制。划分造山带构造演化 - 离散到碰撞造山主要过程,对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做了动力学分类。 代表作有《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等。

1993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3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终生难忘的一件小事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肖序常是地质学界少数几位赞同石油无 机成因论的科学家。

“急国家之所急”,肖院士说“因为国家的石油需求太紧迫了”。在他的办公室里, 摆放着一幅又一幅地质平面图,图上是他精 心做出的各种标记,他在反复比对蛇绿岩与 油气田的相关性。面对别人的疑问,他解释 说:“我是搞蛇绿岩的,但对石油感兴趣。”

肖序常认为,油气的无机成因可以分成 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深部流体活动直接涌上 来;第二种就是“费托效应”。前者是在地 球形成时就可能已经在下面形成烷烃,后者 是后来反应形成的。蛇绿岩是洋盆中的橄榄岩蛇纹石化,蛇纹石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 H2(氢)、H2 和水,以及沉积盆地脱碳作用 脱出的 C(碳),结合为碳氢化合物,出 现烷类,这样就和油气联系在一起了,这 个反应过程叫作“费托效应”。举个例子, 中东扎格罗斯断裂带分布着蛇绿岩,南边 是伊朗、伊拉克、阿曼,这些地区是大量 生产石油的国家,说明了蛇绿岩和油气存 在着密切关系。随着石油科学的发展以及 勘探实践,石油成因也应考虑“无机生油 论”,为此,肖序常认真梳理对油气无机 成因的新认识和新看法,准备出版专著, 希望为找油提供新的思路。

2002 年,肖序常在办公室 

晚年的肖序常对很多往事记忆犹新。 他常常谈起他终生难忘的一件事。那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他撰写《含铬基性、超 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一书时,急需参 阅麻省理工学院院刊,想到中国科学院图 书馆去借书。老师黄汲清得知后,写了一 封短信让他去求教李四光先生。他去拜访 时,李四光先生无暇接待,他只好将信放 在桌上。没想到的是,数日后,李四光先 生亲自把杂志送到了单位大门口,还鼓励 他尽快完成有关国家急缺矿产的论述。50 多年过去了,回想当时的情景,肖序常还 是感慨万千,对李四光那一代科学家的长 者风范感佩不已。

如今,他也像老一辈科学家当年关心 自己一样,重视年轻人的成长,经常勉励 和关心年轻一代地质工作者“多想、多思 考”。最让他欣慰的是,他培养的硕士、 博士、研究生,已在各自领域做出成绩。 中国的地质事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薪火 相传。

在肖序常眼里,没有勤奋、没有奉献, 是写不出“成功”二字的。从事地质工作, 他最强调要野外调查,按他的话说,“中 国地质学家得地独厚”,应珍惜我国幅员 辽阔、结构复杂的大地——这一最好的天然实验室。这是他的切身体会——我国东 南、东北、西北、南岭、秦岭、祁连山、 内蒙古、新疆、西藏每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峰, 都留下了肖序常等老一代地质人艰辛的足 迹,每一道蜿蜒曲折的沟坎,都倾洒了他 们的辛勤汗水。

令人敬佩的是, 肖序常的字典里没有 “退休”二字。他年近九旬,依旧常常泡 在办公室里,孜孜不倦地工作,甚至坚持赴青藏高原考察。挂在他心上的,是对西藏 南部等地区铬铁矿前景的评价及油气能源成 藏地质背景、生油机理。他说:“就算跑不 动了,不能动手了,但还可以用脑用嘴去奉 献嘛!”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 他一生的座右铭。他非凡的地质人生证明, 他没有辜负这座右铭的每一个字。

 

57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