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杰 (1901 年 1 月 29 日~ 1989 年 7 月 11 日),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生于安徽省广德县,祖 籍河南省罗山县。192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 年任地 质部副部长,1959 年兼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毕生研究古生代重要化石门类——笔石及其地层,是我国研究笔石的先驱者之一。自 1930 起,先后研究 了安徽、浙江、三峡、柴达木和新疆的笔石,1934 年发表的《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英文专著享誉当时的国 际古生物学界。确立了中国南方笔石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总结了中国笔石科的演化和分类以及中国奥陶纪 笔石动物群的若干重要问题。指导编辑大型工具书《地质辞典》。
代表作有《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论三角笔石》等。
1985 年 9 月获联邦德国地质学会最高科学奖——利奥波德=冯=布赫奖。
许杰不仅在学术领域德高望重,更具有 极高的政治觉悟和领导才干。在那动荡纷繁 的社会环境中,他没有随波逐流,将自己封 闭在象牙塔里,而是以毫无畏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到爱国救亡运动中,以其睿智的政 治眼光,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坚守在革命第 一线上。
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安庆 建华中学和安庆一中等校任教,以教书做掩 护从事革命活动。1926 年他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北伐军抵达武汉后,他奔波于安庆和 武汉之间做联络工作。抗日战争爆发,许杰 随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辗转到内地,兼任 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不久他在云南参加了 中国民主同盟,从事爱国民主活动,同时仍 然与共产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还曾以地质 调查为掩护,去皖南山区给新四军送过药品 和通讯器材。在迎接南京解放中,许杰根据 党的指示,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 抵制了国民党当局南迁研究院的企图,为百 废待兴的新中国保留下了一个地质科研机构 和宝贵的地质图书资料。南京解放后,许杰 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从此展现 出他一专多能的领导才干。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许杰应召赴 北京,出席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共商 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大计。同年年底,他奉 命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先后任校务委员 会主任和校长。1953 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 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 年调任地质部副部长,重回地质岗位长期分 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工作。1955 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1957 年冬, 他参加我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参与制订中苏 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我国发展科技的 12 年 长远规划。1958 年许杰被苏联古生物学会 授予名誉会员称号,1959 年兼任由国务院 总理周恩来任命的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第 一任院长,并领导扩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 地质博物馆。1976 年率团出席在澳大利亚 悉尼召开的第 25 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 质科学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使中断数十年的中国地质界与国际学术届的交流得到恢 复,扩大了中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影响。
“文革”时期,许杰利用他的崇高威望 和便利条件,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继续关心 和指导着若干地质工作的开展和科研工作 的进行。弥补了“文革”对地质事业所造成 的一些损失。在此期间,他除继续肩负全国 地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工作以外,还组织领 导了李四光遗留著作的整理和编纂工作,编 辑出版了 8 种李四光著作,从多方面帮助和 指导了《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及《亚洲地 质图 (1∶500 万 )》的编审和出版工作。支 持和指导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 表》及分区古生物化石图册的编纂等多项科 学研究工作。这些图书的编辑出版,不但总 结了我国多年来的地质工作成果,为地质工 作部署和科研、教学部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资料,而且也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为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1973 年,许杰(右2)访问联邦德国
许杰不仅是一位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 学者、教授,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 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开展国际地 质科技合作与交流,许杰进行了不懈努力。 他多次率团出国考察、访问,参加国际会议, 多次接待外国地质科学家的来访,尤其是在 1976 年,当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恢复我国合 法席位之后,他不辞辛劳,率中国地质代表 团出席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 25 届国 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科联第 5 届理事会。当 时年已 75 岁高龄的许杰在会上做了《中国 地质工作的发展》报告,系统总结了新中国 以来我国地质事业的巨大发展和所取得的重 大成就,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当年与许 杰共赴悉尼出席这届大会的代表团成员李廷 栋回忆当时的情景,充满了钦佩和敬意。
耄耋之年坚持野外考察,许杰(右2)和同事们在帐篷内整理采集的化石标本
国际地质大会是由各国地质机构和学术 团体代表组成的、每隔 4 年定期召开的国际 地质学术盛会,被誉为地质学界的奥运会。 然而,当时处于冷战思维的国际社会,充满 了政治斗争的利益抗衡,以致中国的合法席 位始终得不到恢复。直至 1976 年第 25 届国 际地质大会前夕,中国是否能赢得本届的 合法席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存在很 多变数,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的许杰 等 6 人代表团成员,不敢有一丝懈怠。他们 不分昼夜地为出席大会进行着大量繁杂的 资料准备,会程安排、各种预案及问题解答 等工作。他们常常聚在许杰家里讨论问题, 研究对策。即便是在北京遭遇唐山大地震波 及的当天,都没有停止工作。当年,北京没 有直飞悉尼的班机,为了能在得到参会通知 时,以最快速度抵达会场,代表团一行先期 停留在广州待命。当中国成功赢回合法席位 的消息传来后,许杰立即率代表团成员从广 州经香港转机飞抵悉尼。虽然路途艰辛,但 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当新中国代表团出现在国际地质大会会场上时,与会各国代 表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中国代表团的欢 迎与支持。热情的东道主还将自己的展位撤 换下来,让给中国代表团做资料展示。澳大 利亚(东道主)还特意为恢复席位的中国代 表团安排了半天的主题报告会,场内座无虚 席,各国与会代表对来自中断了近 30 年的 讯息与研究成果非常关注。
短暂的会议期间,许杰与代表团成员一起与国际地质学界的知名科学家和几十 个国家的地质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 往,广交了朋友,增进了相互了解,还实 地参观了矿山。许杰忘我工作,利用有限 的时间,与各界交流,不仅扩大了中国地 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影响,也为更广泛 深入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20 世纪60 年代,许杰夫妇合影
许杰十分关怀和重视对晚辈和年轻科 学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1985 年,时任中 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的李廷栋在《中国地质 科学院院报》上刊发了《庆贺许杰教授从 事地质事业六十七周年》一文。他在文中 这样写道:“他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对 于求教于他的同志,总是满腔热情地予以 接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使很 多同志深受感动和鼓舞。1983 年 10 月, 他已 83 岁高龄,还风尘仆仆,亲临皖南参 加全国第二届笔石学组年会,在会上作了 学术报告,并同大家一起到野外观察地层 剖面,与年轻地质工作者广泛接触,交流 学术,使与会同志们倍感亲切。”
1989 年 7 月 11 日,许杰在北京逝世, 享年 88 岁。许杰终其一生的才华献给了中 国地质研究的事业,献给了他所挚爱的这片 土地。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