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耀如(1931 年 5 月 1 日~ ),岩溶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3 年毕 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同济大学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等职。
探索了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的复合岩溶作用和化学 - 生物溶融作用机理与规律,并进行了喀斯特水动力 条件和喀斯特作用过程的研究,提出地质 - 生态环境系统理论,率先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岩漠化)问题。在 喀斯特地区的水利水电、交通等建设实践中,建立了有关岩溶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并解决工程及地质灾 害链难题。出版专著 10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岩溶图系一部。代表作有《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 律》、《中国岩溶》和《中国喀斯特——奇峰异洞的世界》等。
曾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999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两度获得 河北省特殊贡献院士奖。
说起响彻海内外的雅号——“喀斯特卢”,卢耀如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赞美。
1956 年,为解决官厅水库出现的喀斯特渗漏问题,水利部请苏联地质专家索科洛夫 前来指导工作,卢耀如作为中方代表一同参 与研究讨论。一个是五六十岁的国际知名专 家,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地质新人,但卢耀如 没有丝毫的胆怯,也丝毫没有露怯。面对权 威,并不盲目崇拜,对于工程中的每一个细 节问题,他都毫不避讳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这给索科洛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0 年,当索科洛夫再次应邀来华解决 长江流域喀斯特坝区工程问题时,主动提出 要卢耀如陪同。
“我很尊重他,但他毕竟对中国的地质 实际了解不够深入,而我天天翻山越岭,对实际情况了解更多。为工程建设需要,在一 些问题上我会同他争论。”有一次,为了证 实自己的观点正确,他连夜从宜昌步行,又 亲自划船前往前坪队部,并拿到第一手资料。 第二天,再次和索科洛夫讨论时,他通过翔 实的现场资料和扎实的理论分析,证实自己 的顾虑是有道理的。索科洛夫不禁对这个“叛逆”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对科学的坚持和对问题的专注,成了卢 耀如最鲜明的标签。在国务院长江流域规 划办公室林一山主持的欢送会上,索科洛 夫笑着说:“以后再遇到喀斯特建坝工程 问题,可以不必来找我了,你们的‘喀斯 特卢’知道的比我还多,以后可以去找他。”在之后的几次活动中,索科洛夫都毫不吝啬 地对这位记不清名字、只记着姓卢的年轻人 大加赞叹。
“喀斯特卢”这个称号就这样叫响了。
1976 年,澳大利亚第 25 届国际地质大 会召开,邓小平下达指示,首先恢复中国在 科技上的地位,将研究成果送出国。借着这 个机会,卢耀如将完成的喀斯特研究成果带 到大会上。国外的研究学者十分惊奇:刚刚 结束十年动乱的中国,在岩溶研究方面居然 有这样深入的研究成果。后来,他的成果被 译成外文——外国同行也都知道了中国有一 位“喀斯特卢”。
1999 年3 月,卢耀如在云南石林进行地质生态环境调查
1996 年,中英合作研究石膏岩溶,卢耀如(右3)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与洞穴爱好者合影
2000 年5 月,卢耀如(前)在香港考察有关滑坡处理工程
“当时南斯拉夫的学者看到我们的研究 成果时,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觉得与世界隔 阂已久的中国地质界,能有这样全面而深入 的研究成果很不容易。其中一位学者对我的 研究成果非常认同,还将我的一些成果放在 了他的专著里。”时隔近 40 年,卢耀如对那 次大会仍然记忆犹新。
卢耀如的“执拗与任性”,不仅仅表现 在对权威不盲从,还表现在他主动“自讨苦 吃”。为了满足工程需要,调查区域规律性, 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岩溶角落,西南贵州、 广西岩溶地区的大坝建设难题,东北以及黄 河等很多建设难题,都是他亲临现场解决的。 每每遇到紧急任务需要突击解决,他一定冲 在前线,常常日夜奋战。
习惯了风餐露宿的卢耀如,反倒过不惯 舒适安逸的生活。1954 年,他跟苏联学者出 差学习,被安排住在上海最著名的国际饭店。 晚上他躺在舒服的席梦思床上,怎么都无法 入睡,最后只好把铺盖搬到地上才睡着。几 天“享福”过后,他浑身不自在,最后向领 导提出申请,要求把自己安排到野外,与队 友一起经受风吹日晒。
功夫不负有心人。常年的实地踏勘,不 断的深入研究,卢耀如在中国地质研究领域逐渐展露头角,开辟了岩溶研究领域的新天 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他主编完 成了一系列图件并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及多部 专著,其中《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律》 一书堪称经典。他用这套理论体系指导了一 系列的工程建设,如北京十三陵水库、密云 水库基础处理,新安江水电站水库渗漏调查 及梯级开发比较评价,等等。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