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卿(1910 年 3 月 10 日~ 2007 年 6 月 10 日),地质力学家,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3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地质力学研 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长期从事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协助李四光创建并发展了地质力学和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 最早参与建立了广西区域地层系统和构造运动演化史的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柴达木盆地大油苗及反“S” 形控油构造体系,1956 年指导并打出工业油流,确认了柴达木油气区。1960 年发表《从构造体系的观点来探 讨我国石油的普查和勘探远景》,所指出的找油方向基本得到验证。1980 年发表《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 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研究体系。20 世纪 90 年代主编的《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把地质力学理论体系、工作方法和实践应用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995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
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声音在召唤孙殿 卿,为谋求出路,1938 年,他和几个朋友在 战乱中,来到大后方的桂林。
当时,李四光负责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 究所因为抗战爆发也从南京搬到桂林。李四 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授课时对这个东北学生 印象很深,一听说孙殿卿在广西,马上派学 生张文佑去联系并转达邀请,问他是否愿意 到所里工作。这次邀请,彻底改变了孙殿卿 的人生轨迹。他终于回到地质的轨道,成为 李四光的助手。从此,师徒二人结下了一生 不解的缘分。
由于抗战,远迁桂林的地质研究所设备 简陋,经费紧张。在重重困难中,孙殿卿在 李四光的带领下对广西、湖北、湖南和南岭 东段的第四纪冰川、地质构造现象、构造体 系和岩石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广西石灰岩地层较多,山势陡峭。有一 次,孙殿卿和同事进行地质填图时,在山腰 遭遇暴雨,山洪夹杂着泥沙瞬间滑落,要不 是跑得快,差点葬身泥石流。
在长达 5 年的跋山涉水中,孙殿卿参与 调查了 25 个县,系统填绘了广西 1∶25 万地 质图,对区域不整合、构造格架等进行了详 细的划分和鉴别。他首先发现了广西西北地 区及架桥岭东坡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这段经 历让他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也令他成为我 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开拓者之一。
孙殿卿不仅是李四光学术研究上的得力 助手,还是李四光在政治上的同路人。内战 爆发后,他帮助李四光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地下组织取得联络。孙殿卿在北京大学上学 时,朋友中有许多进步人士,平时联系紧密。 在他的积极联络下,李四光与在南京的中国 共产党代表团成员董必武见面,表达了希望 1966 年,孙殿卿(右 5)访问日本时在野外考察 到解放区工作的愿望。董必武眼光长远,他说内战形势发展很快,要李四光就近找一个 稳妥处,暂避战乱,准备迎接新中国的建设。 1949 年 1 月,国民党政府指示中央研究院迁 往台湾,根据李四光的意向,赵金科、孙殿卿 牵头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同事组成护院 委员会,孙殿卿任护院委员会副主席,设法抵 制了国民党南京政府的企图,保全了地质研究 所。南京解放后,孙殿卿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 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组组长,协助人民政府和 解放军管理地质研究所。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