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绵平 (1934 年 11 月 17 日~ ),盐湖学家、盐类矿床学家。福建省漳州市人。1956 年毕业于南京大 学地质系。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 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盐湖学会主席、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青海省人民政府顾问。
致力于盐类矿产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及热水矿产研究 60 年,对我国各类盐湖区和盐类矿产地,特别是青 藏高原盐湖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若干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为我国钾、硼、锂盐类资源 的发现、勘查与综合利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盐湖地质与环境、盐湖农业和盐科学体系的发展。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奖两项、部和省科技一等奖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 项等,还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 科学技术奖”等。
郑绵平提出的“盐湖农业”,真是远见 卓识,令人耳目一新。
1982 年,他首次在扎布耶盐湖发现大面积嗜盐藻,并进行了地质生态考察。经室内外研究查明扎布耶产出的耐寒性杜氏藻富含 β- 胡萝卜素,还发现多处盐湖卤虫资源, 研究生物成硼机制和拉果错卤虫生物。20 世 纪 90 年代,他提出盐境地质生态学研究方 向以及“盐湖农业”新概念,指出它是从事 盐湖生物系统生产食物的科技与生产活动行 业,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重视,开拓了盐湖研 究的新领域。
“盐湖农业”是郑绵平一生追求“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理念的印证。他始终认为, 与其大费周章地改变自然环境,不如发现自 然环境的魅力所在,顺应自然谋求发展。他 总结说:自古以来,人类繁衍和生存主要依 赖淡水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 很多良好的耕地被占用为建筑用地,人越来 越多,耕地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必须要懂得 开源节流。目前,政府划定了耕地红线,用 来保护耕地,这属于“节流”,但“开源” 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发掘盐碱地的价值所 在。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在澳大利亚考察的时候,看到国外已经有了将盐碱地淡化的 技术,但是与这种耗时耗力的改造工作相比, 充分利用好西北地区盐碱地的耐盐生物的特 点,发展节水农业,是他更加认同的做法。
为了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见解,郑绵平拿 起一个密封罐子和一只纸杯,神秘兮兮地变 起了魔术。只见他从罐子里面取出数粒黑色 的颗粒物,放进纸杯,冲入热水,清澈的白 开水瞬间变成了蓝色。
“这是长在盐碱地里的宝贝——黑枸杞,水之所以变蓝是因为黑枸杞里面含有花 青素。黑枸杞看着难看,但对人体有很多益 处,据说有着美容养颜等功效。别看盐湖已 经干了,但还是有盐水,可以长出供人类食 用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在盐湖卤水里生产卤 虫,卤虫可以养对虾,这样一来,产量可以 提高很多倍。另外,盐湖里的盐藻也有很多 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用海水 种西红柿等,目前国内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 试验。”郑绵平兴致勃勃地讲着他对“盐湖农业”未来发展的预期,既像小说家一样天 马行空,又没有脱离科学家的脚踏实地。
其实,郑绵平的这些观点雏形早在 1985 年的《地球学报》上就粗略地提到过。20 世 纪 90 年代,钱学森看到他发表在《中国科学 报》上的文章,还特地写信给他,希望详细 了解“盐湖农业”的研究内容。在深入了解 郑绵平的观点后,这位大科学家觉得:“盐 湖农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农业,是利用盐 湖生态环境及日光,通过生物生产商品,是 农、工、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 产业,它是 21 世纪的产业,是对人类生存发 展具有很重要意义的见解。
2003 年,郑绵平(中)在西藏扎布耶盐湖科学实验基地与基地人员合影
“钱学森是令人敬仰的老先生,他晚年一直都在考虑中国未来的发展,他考虑沙漠 将来怎么利用,并且提倡沙产业。我寄了很 多资料给他,老先生不仅看了,而且给我提 出了建议,他认为我的试点应该从柴达木开 始。”郑绵平回忆起钱学森对自己学术研究 的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同年代、不 同领域的两位科学家,因为对国家共同的挚 爱、对科学共同的执着而发生交集,演绎了 一段科学佳话。
直至今日,郑绵平带领的中国地质科学 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依然在不停 歇地进行“盐湖农业”的研究。年过 8 旬的 老人,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单位上班,还时常 亲赴西北基地考察。“我是搞地质研究的, 专业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我们会力所能及, 为盐湖的发展作一点贡献。”满头银发的老 人,壮心不已,对未来满怀憧憬。
郑绵平 80 寿诞之际,有人用诗句总结了 他的科研生涯:“献身青藏展英华,山为枕 头湖为家。晴雪朝云迎出日,寒风夕浪送归 霞。勘研盐矿临危径,寻找卤岩踏漠沙。哈 达庆功飘佛海,高原盛放格桑花。”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