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业治铮—— 海洋地质学的领航人

业治铮(1918 年 4 月 11 日~ 2003 年 1 月 3 日),沉积学家、海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江苏省南京市人。 1941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46 ~ 1950 年,先后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攻读沉积学, 获硕士学位。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长春地质学院教务长兼地球物理系系主任、 石油海洋地质系系主任,南京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 地矿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长期致力于沉积岩、沉积矿床和海洋沉积地质学的研究。在碳酸盐岩分类、藻碳酸盐岩、沉积矿床、风 成碳酸盐岩沉积、古海洋学、海洋资源沉积学和理论沉积学等领域有突出贡献。他强调从中国的地质实际出发,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球科学哲学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注重用最新的地球科学成就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科学;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强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他的科学实践和学术思想对我国沉积地质学和海洋地质学的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熟识业治铮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不爱“聊天”的人。 在单位,惜字如金;在家里,也不多话。据业治铮的长子 业渝光回忆,父亲很少跟孩子们闲谈,当然也不会严厉管教, 更不会限制孩子们的自由发展。甚至在他填报高考志愿的 时候,也不做干涉。但这位在生活中看似很“冷”的院士, 却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幼时生活艰苦,业治铮坚持苦读。1937 年中学毕业, 正赶上民族遭逢巨大的劫难,他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带 着振兴实业的热情,填报了中央大学地质系,将地质研究 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

历经“七七”事变及“八一三”事变,国势危殆,国 内高校纷纷内迁。业治铮一边在颠沛流离中苦心研读地质 学专业知识,一边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

1941 年大学毕业后,业治铮到云南昭通经济部资源委 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任实习技术员,不久升任助理工程师。 1944 年,应聘到中央大学地质系任助教。1946 年 8 月,业 治铮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奖学金赴美深造。在该校,他师从拉塞尔(Russell)研究现代沉积、地下测井及石油地质。作为业余兴趣,他在这里接触到一些海洋地质学 知识,并参加了该校河口海洋研究所组织的近岸海洋地质 调查,无意间对他日后从事海洋地质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半年以后,为了学习更多对祖国建 设有用的知识,他转赴密苏里大学哥伦比 亚分校,师从凯勒(Keller)学习沉积岩 石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并成为美国矿物 学会会员,随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 黏土矿物。 

1949 年冬,业治铮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留学期间

1947 年,业治铮在美国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留美学习开拓了业治铮的视野,充实 了他的知识库,为他的海洋地质研究生涯 奠定了基础,但国外富足的生活条件并没 有吞噬他的爱国心。1949 年,国内解放战 争形势日益明朗,东北、华北先后解放。 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势如破竹,海外学 子奔走相告。听闻这个消息,业治铮可谓 是“漫卷诗书喜欲狂”,毅然放弃了即将 结束的博士学位的学习,拒绝了导师提出 的举家移居美国的邀请,带着从美国拿到 的有关黏土矿物文献资料和一套标准样品, 乘船先抵香港,又绕道塘沽回到祖国的怀抱。

业治铮回国之际,恰逢新中国成立之时, 国内专业地质教育十分落后,地质专业人员 为数不过 200 余人。业治铮服从国家安排,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后因 国家建设需要,他被调往“北满”地质调查 队从事煤田和砂金地质调查。不久,又奉命 开展了兰州阿干镇煤田调查。辗转多地,栉 风沐雨,业治铮无怨无悔。他参与的这些前 期调查工作,对我国工业基本建设发挥了重 要作用。

回忆那段日子,业治铮长子业渝光说: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他说,父亲回国之前, 家里似乎从来没有因为移民国外还是留居国 内展开过讨论;父亲回国之后,也没有因为 工作的频繁调动而引发争论。这一切对于父 亲来说,都是不需要选择的。为国效力,建 设祖国,这是他出国之前的誓言,也是他后 来始终坚守的信念。

50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