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王恒升——世纪老人的传奇地质人生

王恒升(1901 年 8 月 4 日~ 2003 年 9 月 21 日),岩石学家、矿床学家。河北省定县人。1925 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地质系。1936 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 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进行岩石矿床理论研究,参与和指导了煤矿、铁矿、铅锌矿、钼矿特别是铬矿的普查勘探。对我国 大多数省区的地质矿产都进行过研究,尤其是对新疆等地的重要煤田、金属矿产有重要发现。提出湖北大冶 铁矿成矿理论。解决了角闪石晶体结构在高于 900℃才能分解释放的疑难问题。发现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从基 性到酸性的完整喷发序列。发现了新疆于田南部昆仑山中我国唯一的现代活火山。提出了岩浆液态重力分异 学说。王恒升是我国成因岩石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60 年代为探索基性岩、超基性岩成矿专属问题,与他人 王恒升——世纪老人的传奇地质人生 ◎ 文 / 曹 菲 合作做出基性岩岩石化学计算和图解新方法。代表作有《对铬铁矿矿床生成若干问题的探讨》等。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80 年获地质部科技成果奖。

让苏联专家刮目相看

发布时间:2017-12-3 阅读次数: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当时我国钢铁工 业发展的要求,铬和镍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王恒升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铬铁矿床的研究方面,承担了中国基性岩、超基性岩及有关 铬、镍、钴、铂、金刚石的研究项目,成为 中苏这方面合作项目的中方负责人,组织对 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基性、超 基性岩及有关矿产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编图 工作。

当时到新疆工作的苏联专家,开始有点 趾高气扬。不久他们就发现,穿着破旧、不 修边幅的王恒升,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 们敬佩地说:“没想到在中国的边疆有学问 如此高深的专家。我们本来以为可以帮助中 国,没想到反而学到不少东西。”

20 世纪 50 年代,王恒升还奉王震命令 组织了南疆矿产考察队,在喀什、乌恰找到 煤矿,在库车找到石油,在和阗、于阗(今 和田、于田)找到金矿,在海拔 4000 多米的 昆仑山发现中国境内唯一的现代活火山。

1953 年,王恒升调任西北地质局总工程 师,协同宋叔和等对甘肃镜铁山铁矿、陕西 金堆城钼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做了大量工 作。1956 年,王恒升调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 所任研究员。

当年年底,他再上祁连山调查镜铁山铁 矿。一天清晨 5 点多,他所乘的吉普车在祁 连山的盘山公路上翻车。坐在司机副座上的 王恒升伤势最重:左锁骨骨折,肋骨断了 4 根并划破肺部,脑震荡。当地医院无能为力, 第二天飞机将他运回北京住进积水潭医院。 经两个月的治疗,肺部痊愈,但肩膀留下终 生残疾,始终一高一低。

1963 年底,地质部开展大规模的铬铁矿 普查勘探,王恒升担任铬铁矿指挥部总工程 师。那时他已年逾花甲,且受过重伤,但他 老当益壮,常年奔波于新疆、内蒙古等地。 甚至拄着拐杖,揪着牦牛尾巴翻越了祁连山。 在他的组织指导下,在新疆的萨尔托海、鲸鱼等地区,探明了一定工业储量的铬铁矿, 并对上述地区含铬基性超基性岩体以及内蒙 古乌兰察布盟索伦山和锡林郭勒盟进行了详 细的地质研究和评价。通过对全国有关铬铁 矿地质特性、大地构造背景及基性超基性岩 含矿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明确指出西 藏是我国铬铁矿最有远景的地区,并建议组 队到西藏工作。经过勘探,证实了王恒升这 一推断的正确性。

1964 年6 月,时任地质部铬铁矿指挥部总工程师的王恒升(左4)到新疆地质局三大队莎雷诺海(四分队)铬铁矿区进行现场考察(朱凯陪同并提供照片) 

这期间,王恒升还提出“有工业价值铬 铁矿床属于晚期岩浆熔离”成因假说,认为 残余中的挥发组分的富集促进了矿浆再结晶 成矿石。这是他根据多年对铬铁矿等超基性 岩矿床的找矿实践而提出的,对找矿勘探有 重要指导作用。因为晚期铬铁矿都沉到岩体 下部,所以他总结出通俗的找矿规律为“探 边、摸底”。

20 世纪 70~80 年代,王恒升与其他同 志合著了《关于铬铁矿的成因问题——含铬 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岩体类型及铬铁矿成矿规律》《中国铬铁矿及其成因》两部著作,这 是 50 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中国复杂地质 构造条件下,对铬铁矿找矿勘探研究工作的 总结。书中用红旗、东风、索伦、赫根山、 乌珠尔、和布克赛尔等 11 个矿例来说明超镁 铁岩的成因与上地幔岩石性状和铬铁矿床的 成因,得出矿床成因和对找矿有指导意义的 24 点重要结论。

1981 年,王恒升(前)在贵阳野外进行地质考察时,用放大镜观察矿石

1991 年, 王恒升院士90 岁时于北京家中留影

1992 年4 月24 日,王恒升(前排坐者)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期间(北京京西宾馆)与其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们合影(站立者左起:贾福海、马杏垣、关士聪、陈庆宣、郝纯、杨起、董申保、张炳熹、顾知微、涂光炽) 

王恒升在耄耋之年还两赴西昌地区,观 察层状基性岩和钒钛磁铁矿矿床。他根据层 状含铬岩体成矿规律,推断那里的钒钛磁铁 矿的总储量可与东北鞍山式铁矿相媲美。实 践证明了他的推断。

他参与的“含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岩体 类型及铬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获 1978 年全国 1992年4月24日,王恒升(前排坐者)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期间(北京京西宾馆)与其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们合影(站 立者左起:贾福海、马杏垣、关士聪、陈庆宣、郝 纯、杨起、董申保、张炳熹、顾知微、涂光炽) 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王恒升家有一只高 60 厘米、宽 60 厘米、 长 1 米的大铁箱。他走南闯北搬了很多次家, 扔掉了不少旧家具,唯独这只箱子一直跟随 他几十年。箱子里有他从搞地质起就积攒下 来的野外记录、研究心得。妻子知道这是他 的命根子,所以非常爱护,在箱子外面还裹 了油布。可没想到,这一箱资料,“文革” 中竟被付之一炬。那天,王恒升掉了泪。他说, 这是他记忆中唯一的一次掉泪。

王恒升家里,挂着他写的一首诗:“夹 道柳黄条垂金,不觉一年又春深,时光流逝 人易老,老马伏枥志应新。”这是世纪老人 的自勉,也是他为中国地质事业贡献一生的 精神写照。

4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