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铸(1895 年 11 月 17 日~ 1979 年 1 月 6 日),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江苏省高邮县人。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 年获德国哈勒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和首任书记;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地质部教育司司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主要奠基人,在三叶虫、头足类、笔石、海林檎、菊石、珊瑚等研究上取得重 要成果。提出中国古生代地层时代划分三项原则。提出太平洋是早古生代生物的主要演化中心。研究了中国 古生界各系间的界限、混合生物群的性质及生物地理分区等重要理论问题。他撰写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 化石》(1924)是我国学者写的第一部古生物专著;1926 年出席马德里第 14 届国际地质大会;1948 年任国 际古生物学会副主席。
孙云铸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等大学的教授,他的学生中有 44 位成为院士。对中国 地质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1895 年,孙云铸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今高邮市)的 一个书香之家。1910 年,他赴南京求学,深受当时“实业 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影响,立志学习理工科,以 求报效祖国。1914 年,他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 科,1916 年转入本科,选择了采矿专业。1917 年,北京 大学恢复早先的“地质学科”,创办“地质学系”,他立 即转学来此,成为该系首届毕业的学生。1920 年以优异成 绩留本系任助教,同时兼职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 室的科研工作,开启了他一生的地质之缘。
1926 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西班牙马德里 召开的第 14 届国际地质大会,翁文灏当选为这次大会 的副主席兼大会地层组主席。会后孙云铸去德国留学, 仅 1 年就完成了高水平的论文,于 1927 年获哈勒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面对国外优厚的 待遇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为所动,立即动身 返回积贫积弱的祖国,担任北京大学古生物 学教授。
1948 年,他和李四光先生一起出席了在 伦敦召开的第 18 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当选为 国际古生物学会副会长。会后,澳大利亚悉 尼大学高薪聘请他去担任客座教授。世界五 大洲中,他从未去过大洋洲,这个邀请对他 很有吸引力,当时内战虽尚未结束,但胜负 已见,国内许多人正惶惶然想方设法离开祖 国,而孙云铸毅然决定回国,参加即将诞生 的新中国建设。他取道香港,然后乘船北上, 历经许多艰难,从朝鲜进入我国东北,终于 返回北京。回国后,他立即给尚在英国伦敦 的李四光先生发去电报,促成了又一名地学 泰斗归国。
1966 年“文革”爆发,这位年过七旬、 白发苍苍、为国家地质事业呕心沥血的著名 学者,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无情批斗,甚至被罚跪在滂沱大雨之中。后被 发配江西峡江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他住在四 面透风的村子礼堂舞台上,床正对着舞台侧门,冬日寒风呼啸,常常把他从睡梦中冻醒 而彻夜不眠。白天,他的任务是到菜地赶鸟,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朔风凛凛,孙云铸都像 他做学术研究一样一丝不苟,手持竹竿,嘴 里发出“哦 - 唏,哦 - 唏”的声音,坚守 在岗位上。他的许多学生看到此情此景,忍 不住热泪奔流,他却安之若素。在那个声言 “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疯狂年代,只要一有 空闲,孙云铸仍然手不释卷,思考不辍。在 恶劣的环境下,孙云铸明显消瘦下去,还常 常大小便失禁,但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 光明定会到来。回到北京后,他的身体已遭 重创,但信念依然坚韧,直到晚年,他拄着 一根拐杖,坚持每天步履艰难地到中国地质 科学院上班,让人敬仰,让人感动。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为防余震毁坏自己 的珍贵标本,他用被子把那些化石标本包裹 起来,并且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在书房继续 工作。
1948 年,在英国伦敦参加第18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部分中国学者合影(左起:苏良赫、黄汲清、孙云铸、马杏垣、李璞)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9128技术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页面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