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

裴荣富—— “咬定”矿业不放松

裴荣富(1924 年 8 月 20 日~ ),矿床地质学家、矿产勘查学家。河北省秦皇岛人。1948 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1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 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等职。

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成矿学研究,在国内外主持 5 项重大矿产勘查工作,经过 30 余个矿床地质勘探与矿 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提出“双控论”和“合理域”固体矿产勘查模型,为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做出科学论证。 2000年以后专攻特大型矿床成矿背景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研究,提出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异常成矿”、 “等级体制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995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 技研究者奖,2012 年获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终身荣誉。

受命援外,探矿促进“兄弟情”

发布时间:2017-12-4 阅读次数:

在裴荣富办公室的书柜上,贴着一张泛白的照片——他手持奖杯坐在椅子上,背后 的门上挂着一面锦旗,白底上印着有蓝色倒三角形。这张照片以及锦旗,记录了 20 世 纪 60~70 年代裴荣富的一段独特经历:受 命领衔国家地质援外项目,率队赴巴基斯 坦和苏丹,主持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那时,我们国家刚解放不久,承受 着国外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 但是依然在积极地帮助发展中的兄弟国家。 地质勘探就是其中之一。”裴荣富说。

在此背景下,1965 年,裴荣富和北京 矿冶研究总院院长张卯均作为地质专家被 派往巴基斯坦进行铁矿评价。裴荣富等人 发现,巴基斯坦卡拉巴赫属于硅质铁矿, 如果没有炼焦煤就不能开发利用。经过 仔细考察,他发现该矿属沉积型的硅质 相,就根据沉积相变特征提出重要建议: 寻找易于冶炼的菱铁矿、赤铁矿。后来, 巴基斯坦地质人员采用此方法果然找到了 赤铁矿。

1974 年 7 月, 裴 荣 富 担 任 地 质 部 援 助苏丹铁矿勘查地质队总工程师和技术负 责人,主持东非裂谷北段英格萨纳山铬铁 矿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在英格萨纳山工作 的 3 年间,他带领队伍为苏丹探明铬铁矿近 百万吨,发现和登记了铬铁矿点 147 个。

“我们事前就做好了区域地质填图,到 苏丹后,又在当地雇了 100 多人,一共有 10 台钻机工作。从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 一直到满足矿山建设的要求,最后探明了满 足矿山开发的工业储量。”裴荣富回忆说。 他们提交的铬铁矿地质报告受到苏丹地质部 门的高度评价。

由于这次援助给苏丹地质人员留下深刻 印象,两年后,裴荣富再次受聘苏丹能源矿 业部,担任地质顾问,在红海山区调查铁矿 并进行资源评价。他不顾高温、蚊虫叮咬, 考察发现红海山区属火山岩型富铁矿,探明 了 1530 余万吨富铁矿。

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野外实践经验, 无私传授给苏丹的年轻地质队员,为该国培 养了多名地质、物探和钻探科技人员。

照片中的那面锦旗正是这次考察结束之 后,苏丹能源矿业部部长授予的。这张老照 片不仅是他本人成绩的见证,更是中国与苏 丹友谊的见证。 

692913